[存稿箱]
書名:道魔通天暫存章節名:第二章仙者傳道
經過老者的整理,李煜的身心狀態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現在所處的情況.也明白了,自己以前真的是坐井觀天了,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上千奇百怪的事情太多了,總是活在以前的那個狹小的思想空間裏,那就無宜於一個,大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家夥了.
李煜稍稍的整理了一下思緒,沒有用嘴,而是用思想對老者說到:"我這樣與你說話你是不是可以聽到.''
"是的,不過不是聽到,是感覺的到.你現在也是用感覺和我說話,有什麼問題現在就問吧.''老者和藹的說道.
"既然您是修道之人,現在在我的身體裏,不能白占著吧,我也想學道,你能教我吧?''李煜有點狡猾的說道.
"那是當然,你的身體很適合修煉,我本來就有傳你道術的意思,不過你不用拜師的,現在我們是互有所求,理所當然的.''老者非常平靜的說.
真的有些慚愧,李煜不好意思的說道;"那就先謝謝您了,老友.''
"好的,我現在就把我天君派的道術,轉移到你記憶空間去.然後就可以開始修煉了,有不懂的可以問我.''老者說完就把記憶傳了過來,其實相當於複製.
很清晰,腦中關於天君派的一切都存在了腦海裏,好象本來就知道的一樣.
這時隻聽老者說到:“<>這是我天君派的傳道首語.好了,盤漆而做,眼觀鼻鼻觀心,集中思想,首住靈台一點清明。好了,一會無論你的身體怎麼難受,你都不可以放棄,我要給你改造身體了。”
隨後,隻聽一聲大喝,李煜的身體對外界就沒有任何感覺了。內部卻如刀割如火燒,要不是老者草有所告,恐怕李煜早就放棄了。感覺最明顯的就是身體內部的各個器官、筋脈,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隻到疼痛灼熱感慢慢消逝,隨即而來的卻是,冰涼徹骨,如萬蟻鑽心。這一熱一冷,兩個極大的反差,使得李煜的體質徹底的改變了,雖然外表沒有改變什麼,內質卻不可同日而語。老者給他打下了極好的根基,以後他學什麼都會事半功倍的。
在無盡的痛苦中李煜昏迷了。再次醒來的時候,天色已經大亮了。李煜知道自己已經打坐了一夜,心想該起來了。就在心念剛動之間,身體嗖的飄了起來,直直的站在了地上,太神氣了,太不可思議了,我會道法了,我會武功了。李煜心裏美孜孜的想著,低頭看自己身體的時候,乖乖的不得了啊,自己正被一團金光環繞。這可怎麼下山啊下去後不被當怪物才怪呢。
“你現在已經基本上掌握了,天君派的武學道法,可以收去身外的金光了。剩下不明白的地方隻有在實際戰鬥中慢慢的掌握了。好了,我要休息了,實在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問我吧。昨天晚上給你築基,耗去了我太多的法力,我現在需要恢複恢複了。你可以去逛逛這道教名山了。”老者由於給李煜輸功過度,有些有氣無力的說道。
收拾了一下心懷,李煜迎著早起的朝陽走出了山洞。看到此時山上好沒有行人,李煜有心想試試,自己究竟變的怎麼樣了。輕輕的提氣,試著運到雙腳,剛剛想抬腿,身體竟然輕飄飄的飛了起來。禦風而行的感覺真是爽啊。隻見李煜挺著胸脯,背著雙手,真的有種飄飄欲仙的樣子。很快的就登上了山頂,可比昨天走的時候快多了。站在山頂,遠處的山脈,白雲,朝陽,都看得是那麼的真切,他知道這都是拜昨晚的學功所賜。心中對學好道法,更加熱切了。
腦中有老者關於終南山的介紹。
在唐代崇道的大環境下,終南山憑借著自身的道教優勢和與帝王的特殊關係成為一代道教名山.又由於它距離京都不遠往來方便,就很自然地吸引了不少文人士子在此流連、隱居.他們或以退為進或修道養性。
中華大地,處處都有巍峨壯觀和秀美幽深的山嶽,古人認為,山能出風雲,導雨水,滋潤大地,生長萬物,養育群生。所以,在古人看來,峻極雄奇、神秘莫測的山嶽,必有神靈主宰。《禮記·祭法》曰:“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從而使人們自然產生了對山嶽的崇拜,以祈求風調雨順。並認為峻極於天的高山是溝通天上與人間的道路,是天帝在地上的城郭。即《山海經》所說:“昆侖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道教作為以重今生、重現實為特質的宗教,在理想人間仙境的追尋中認識到,瓊島仙境、天上宮闕,雖然是那麼美好,令人向往,但畢竟是要在通過修煉得道成仙後才能登臨的,而實現人生的境地如何,才最為現實。為此,道教把理想的追求和現實營造合為一體,在昆侖仙境的直接影響下,開始了洞天福地的建立和營造,使道教建造人間仙境的願望得到具體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