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這個和尚叫浮屠(1 / 2)

浮屠,在梵語之中,就是佛陀的意思。

而後來,因為有“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樣的話,所以浮屠的意思又引申成了佛塔。

從來沒有一個和尚的法名,叫做浮屠。

但是這個俊秀的有些妖異的年輕和尚,他的法名就叫浮屠。

葉知秋認識他的時候,是剛懂事,或許他們不懂事的時候就已經認識了,但不懂事之前,他沒有記憶。

隻知道認識他的時候,他便在顯通寺,是法慧大師的徒弟。

那時候,他還不叫浮屠。

那時候,他叫清寧。

隻是,當葉知秋逐漸成長起來的時候,他就自己給自己改了名,叫浮屠。

法慧大師問過他原因,隻是他沒有說,法慧笑笑,便也由得他去了。

這個法名,似乎直至本源,有著一種莫名的意味,很玄奧,但又很質樸。

葉知秋當然也問過他為什麼給自己改這麼個法名。

他說,“佛徒,佛屠,不屠盡這天下誅魔,我怎敢成佛?”

葉知秋很震驚,這種話語,似乎跟地藏王所說的“我不進地獄,誰進地獄”相差無幾。

隻是,那時候,他才十三。

還隻是每天拿著一根掃帚掃院子的小沙彌。

葉知秋一直都想不通,一個人,如果能長的這麼帥,又怎麼能看開這滾滾紅塵,最起碼,情字一關,就不好過。

他說,“佛不是不喜歡女人,他隻是看開了,我也看開了。”

葉知秋對這句話大是不解,問道:“你看開什麼了?”

浮屠坐在山峰上,看著陽光從對麵的黛螺頂直灑下來,低聲的說道:“愛情裏多的是魔鬼念頭,如果沒有這魔性的念頭,愛情就不叫愛情了,我不願去承受這愛情的苦痛,自然就無法享受到愛情的甜蜜。”

葉知秋又震驚了,呆呆的看著他,記憶中,他似乎不怎麼愛見生人,女人更是避之不及,但是,這一番話,卻不知說到了多少人的心思。

那時候,他十七,每日裏還是掃院,不過手裏會拿一本佛經來念。

葉知秋後來時常想起他說的這些話,而且很是奇怪,為什麼一個從來沒有嚐試過愛情為何物的人,會如此透徹的了解這個東西。

葉知秋是五歲學會的太古意氣功,浮屠三歲的時候就開始跟著師父學清靜宗的功夫。

那時候,他們經常扭打在院子裏。

不過,葉知秋打架喜歡叫喚,而浮屠一句話都不說。

到現在已經過了很多年,葉知秋的手,一被浮屠夾住,就知道自己已經不是對方的對手了,這種差距,很明顯。

“放開吧,我不是你的對手”葉知秋把手從浮屠手裏掙脫出來。

浮屠笑笑,說道:“不要嚐試無謂的事情。”

葉知秋切了一聲,開口道:“跟我出去吧。”

浮屠一愣,但搖搖頭,說道:“去哪?”

“去外麵,去寺院外麵”葉知秋看著院牆外,悄悄探進一枝的梅花。

“我每天都出入這裏幾十次,為何要跟你出去?”浮屠反問道。

“因為,我要帶你去屠魔”葉知秋笑著說道。

浮屠似乎有些意動,嘴角有一抹很怪的笑意,良久,方道:“世間之魔,多不勝數,我屠不完怎麼辦?”

“你以前不是這樣的啊,你以前總是一臉傲然的看著山峰,說我一定要將這世間的魔屠盡,然後去成佛”葉知秋驚訝的看著浮屠,似乎是看著一個不認識的人。

浮屠笑了,笑的很開心。

笑了一陣,才停下來,開口道:“這一去,就不知道是多少年了,我得辦件事。”

葉知秋點點頭,看著浮屠。

浮屠呆了一陣,猛然衝著大雄寶殿跪了下來,大聲道:“師父,我要走了,我要去屠魔了,隻因為,我是浮屠。”

說著話,浮屠眼睛逐漸濕潤了起來,但終究還是沒有流下淚來,隻是跪在那裏,似乎等著法慧發話。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法慧大師的聲音從大雄寶殿內傳出,顯得莊嚴萬分,恍惚間,葉知秋便就以為,是那寶殿內的佛祖開口念誦。

大師念的是“妙法蓮華經觀世音普門品”,初時聲音有些許傷感,但念了一會兒,聲音逐漸平穩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