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陽記 第六章 易經通脈(1 / 2)

武者修武作為一種通經脈、運元氣的修行方式,在大梁國已經盛行近三千年。不像是念士,念士一道從出現到如今,才不過千年。

修武一道經過數千年的演化,已經變得極為完善且自成體係,尤其是通過先後打通十二經脈,最後突破任督二脈,幾乎成為了修武者一行的金科玉律。

……

“我姓柳,名封塵,你們可以叫我柳師兄。”年輕男子說。

“這裏是你們暫行修行通脈的地方,以後幾年,你們就要在這裏修煉了。”柳封塵領著眾人到了一處二間房舍,四周雜草叢生,房簷布滿灰塵,想來已經有很長時間沒人住了。

“你們對於家裏無需擔心什麼,入我聖教者,幾年後一旦修為有成,回家探親也再正常不過之事。況且練武一途,本就坎坷不平,長路漫漫,孜然一身,以後也是平常事,既然選擇了這麼一條路,就要付出走下去的代價。”男子說道。

“你們先打掃打掃,我一會兒讓人給你們送飯過來。”柳姓男子指了指一旁的幾把掃帚說道。

男子走後,一群少年就自發的打理房舍起來。推開房門,灰塵四散,搞得一群人蓬頭垢麵的。

楊虔拿起掃帚,掃了掃房簷牆角的蜘蛛網,便抬頭觀察了一下房間。兩間不大的房間中並沒有多少東西,除了靠牆幾個放滿書的書架,就剩下地上鋪開的草席了。

這十名少年本就是孩子心性,剛來的時候被恐懼的心理氛圍嚇到了,環境一平靜下來就開始三五成群的聊了起來。

而楊虔也不例外,在角落裏和一名剛認識的少年劉佳興致勃勃的聊天。

沒有一柱香的功夫,柳封塵就回來了,除了他之外,旁邊還跟了四個雜役,隻見雜役們手裏提木桶,捧著一坨衣服。

……

在房舍內,十名少年身著青衣盤地而坐,他們身上的衣服有些偏肥,而且也不幹淨,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們專心聽柳姓男子說教,因為這關係到他們將來是否能回家。

“修武伊始,最重要的是通脈,人體有陰陽十二脈,奇經八脈。開始打通八脈中的任督二脈便是我們所說的通脈,也即踏入修煉一途,通脈是武者修行的根本,因為任督二脈的打通,會將五髒六腑元氣融會貫通起來,人體的元氣能夠快速生成並且被利用。沒有任督二脈的打通,下麵的修行也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打通陰陽十二脈的多少則決定了一個人修武的境界,一般打通一條經脈就可以算作一境武者初期,兩條就是一境武者中期的水準,以此類推,三條就有後期的水平了,一般以三條經脈的打通作為境界的劃分。”

“人體的脈絡就像河道,打通經脈就像開掘河道一樣,然而有河道無河水那麼河道的意義也就無從談起。所以,另一個重要的當然就是河水——元氣。”

“元氣是人體通過平日的修煉與吐納得來,簡單點說就像力氣一樣。當一個人勞累了,他可以睡覺、吃飯,甚至坐一會兒都可以回複,元氣也是如此。不過那隻是一種頗為浪費時間的方法,而且元氣在那種過程中可以吸收但也容易散去。對此,遠古時期的武行大家創造了內功心法。”

“內功心法是專注於提升修煉效率與修煉方向的一種方法,是基礎。但擊敗敵人,還需要將元氣運送至四肢百骸,這同樣衍生出另一種法門——武技。”

“當然,人分三六九等,各型各色,內功心法與武技當然也不例外。一般來說,在梁國,內功心法大致被分為四個品級——吐納,感氣,通元,凝神。”

“通常來講,絕大多數人一生隻會修行一種內功心法,輔修心法的也有,但一般都是雜而不精。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一開始選擇內心功法必須要格外慎重,如果修行之後再想置換主修功法,隻能將以前的廢置,同樣也意味著以前的修行大都付諸東流,而且,耗費時間甚巨,畢竟,一個人的壽元是有限的,即使到了通凡境才隻增加十數年的壽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