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生死相許(1 / 2)

地之悠悠,獨愴然淚下,無邊的孤寂無聲無息湮滅淩雲的世界,隻有失去時候,才覺得彌足珍貴,一波一波的悔意洶湧如潮,狠狠撞在他脆弱的心靈,心如刀割。

這一刻,淩雲覺得自己地如此的弱,是如此的無能為力,好想抓住嫣然,不能讓這樣一位美得讓人心碎的少女消失人間,可是,客觀的事實猶如一柄寒光閃閃的利刃深深刺入他的心髒。

渾身冰冷,一點一點,淩雲感覺心中暖暖的愛意愈來愈淺淡,身蘊藏的柔情漸漸煙消雲散,人生絢麗的色彩一點一點剝離,僅剩下灰白兩色,出最初的線條,嶙峋的骨架,一具雙目空洞的軀殼。

忽地,《太上忘情玄極經》第一重境界宛若氤氳沸滾的地湯,從死寂的心靈深處幽幽冒出,由一個白色慢慢擴展,散發出一絲絲淡淡的暖意,飄逸出一縷縷迷人的清香。

“身無彩鳳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美妙的感覺好似情人柔軟的發絲輕飄拂過麵龐,瞬間撫平淩雲支離破碎的心靈,腦海浮現初見靜嫻的一幕。

那對又大又明亮的明眸,宛若一泓清澈秋水,比那萬丈碧潭還要深邃,善睞的星眸閃動著精靈的光暈,好似河中會話的星辰,述著亙古不變的情話,像一把心靈鑰匙打開怦然的心扉,觸動心靈最深處的幽靜。

酥麻綿軟,腳底猶如生出一團浮雲,肩膀上仿佛長出一對翅膀,向五光十色的夢幻未來飄去。陰陽相吸,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不需別人告訴,無師自通,人生從此與眾不同。

靜嫻宛若靈山空穀中那一株潔雅、清傲的幽蘭,緩緩綻放獨特之美,第一重境界隨之臻至大乘境,毫無生澀之感。

接踵而來,第二重境界:“年少不識愁滋味,欲還休。”

霎時,無窮無盡的煩惱憑空降臨,無憂無慮的青春時光一去不複返,淺淺淡淡、朦朦朧朧?還是茶飯不香,形銷骨立?一次次莫明其妙的衝動,一次次忐忑不安地期待。

時而淌洋在無邊的幸福,心醉神迷;時而墮入無邊的折磨,痛並痛快,生機勃發,世間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阻遏。

自然而然,心田湧出第三重境界:“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啊,美好的時光一去不複返,也不值得更多留戀,更加絢麗多彩的未來就在不遠的前方娉婷走來,心情躊躇,步履彷徨,巨大的幸福沉重得讓人難以承受,心翼翼,用盡所有的愛意細心嗬護。

不能,不能讓它從眼前溜走,一定要牢牢抓信它,俘獲它,讓它一輩子相隨,誠惶誠恐,患得患失之間,隻有拚命的負出,用真情、汗水澆灌幸福,要讓它茁壯成長,長成一鬱鬱蔥蔥的參大樹,擋風遮雨,幸福的煩憂呀就像樹下一叢叢草,從來沒有消失過。

暢通無阻,第四重境界冉冉浮現:“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霎時,幸福的煩憂無影無蹤,一座陡峻的巨峰巍峨聳立,高不可攀,不由自主,淩雲在心中喃喃低語:“問世間情為何物,真叫人生死相許?”

記憶宛若一台高速播影機,一段段場景清晰浮現,宛若發生在昨日。

狩獵行動的最後一,在上古靈禽碧睛雷鵬凶猛攻擊下,靜嫻危在旦夕,理智與情感之間的交鋒宛若一道閃電劃破空。

沒有奮不顧身衝上前與靜嫻並肩而戰,同生共死,為了自己的安危淩雲怯懦了,做了逃兵,親手埋葬這段美妙的初戀之情。雖然轉身去搬救兵,用聲嘶力竭的哭喊去發泄,發泄心中的苦悶、無助、悔恨,卻無法減輕不可饒恕的錯誤,在生與死的抉擇,選擇對心愛之人的背叛。

九宮八卦島上,當夢嫣然問道:“如果淩道友真的愛我,願意為我去死嗎?”

淩雲再一次猶豫不決,雖然長篇大論卻無法掩飾內心的不堅定,或許是願意吧?這已經成為一個永遠解不開的謎團,因為夢嫣然香消玉殞,永遠地離開萬丈紅塵,離開生與死的抉擇。

立時,《太上忘情玄極經》境界前進的步履生生遏止,一縷縷苦澀油然而升,淩雲黯然神傷,思道:“嫣然能夠為了父親、弟弟以及島上修士的命運去死,沒有一絲猶豫,愛得如此堅決,我為什麼就不能?我為什麼就不能為了嫣然去死,難道真是愛得不夠深嗎?”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淩雲在內心深處一遍又一遍地喃誦,心境再也沒有一絲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