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同,不相與謀。葉輕風不願爭辯,頓時身感不自在,無法掩飾心中的不耐煩,便輕輕道:“那…那我先走了。”
“唉,沒想他著魔如此之深,算是浪費口水了。”淩雲心灰意冷,暗自惋惜。
淩雲輕輕瞄了他一眼,那張親切、熟悉的麵容映入眼簾,宛若婉姨就在身邊注視自己。
“不行,不能放任不理,這子脾氣強得很,一定要立下威信,把他牢牢在攥在手心,就是匹野馬也要馴服,給它套上韁繩。”
俄而,見淩雲沒有反應,葉輕風悄悄轉身,抬腳就欲開溜。
“站住”,淩雲厲聲喝道。
登時,葉輕風乖乖定住身形,不解地回過身來。
“剛才想父母了嗎?”淩雲沉聲問道。
“呃……想了。”葉輕風不知所雲,手足無措答道。
“是真心思念,還是應付了事?依我看來,你根本口不對心,不曾想過。否則,怎會置婉姨的交待若罔聞?你又可曾考慮過他們的感受?”
“你爹年事已高,嘴上不,心裏卻一直掂念你。你娘親更是積憂成疾,想讓你幫她達成一門心願,就是讓你繼承外公的衣缽。如此一來,你爹便可得到原諒,當年的芥蒂消弭於無形,重新歸到武聖門下,從此,一家人幸福團聚。”
“這是多麼完美的結局,你父母盼了幾十年,終於等到這個大好機緣,而它,就掌握在你的手裏,隻要你回到父母身邊,一切水到渠成。”
“但是,你心裏又是如何想的?恐怕不是這樣吧,一門心思想獨闖涯,非得幹出一番地,功成名就,讓他們瞧瞧,才肯收斂心誌,回到他們身邊。”
“可是,你錯了,不要拿‘好男兒當誌在四方’作為擋箭牌,這是你理解上的偏頗,難道在父母身邊就不能開劈地,揚名四海?隻要有了遠大理想,及奮鬥不息的毅力,無論身在何方,皆是一樣。更何況,有了家族的傾力支持,如虎添翼,何愁不能抵達心中彼岸。”
一番長篇大道下來,得葉輕風啞口無言,心氣短了許多,低眉垂首,虛心受教。
見他態度良好,淩雲心情漸好,便不再羅嗦,就此打住。停頓時,瞥見他嘴唇脫水幹皺,取出一枚白玉果,隨手拋開他,淡淡道:“幾十沒有吃喝,先解解渴吧。”
PS:章節名援引“過庭之訓”,《論語?季氏》:“嚐獨立,鯉趨而過庭。 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