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台在繼續,火爆的場麵,持續出現,高潮每天都有。
四十七名武者,年齡最大的二十九歲,年齡最小的才十六歲,激烈的角逐十個名額。然後,由劉煒,周海,遂安縣令三人共同決定,十人中的七人,獲得進入武道深修學院進修的資格。至於陳子生,段長生,周婷等三人,已經獲得了直接進入的資格。
說是共同決定,實際上,最重要的還是武道和年齡。簡單的說,實力相當的兩人,年輕者優先。
此次比賽,將持續四天,第一輪是淘汰賽,四十七人分作二十三對廝殺,勝者進入第二輪,加上第一輪輪空的武者,第二輪共有二十四人。
有人說,輪空的那人,太幸運了。
但是,抽簽是絕對公平的,幸運也是實力的一種。而且是武道綜合實力中非常強大而重要的組成部分。
第二天,進行第二輪,獲得勝利的武者,進入第三輪,而失敗的人,將被無情的淘汰。
第三輪分成六對,擊敗對手,便通過海選,奪得七個名額中的一個。
而最後的一個,將在六位失敗者之中產生。
劉煒,周海,遂安縣令共同決定,是否進行第四輪比賽。如果三人一致認定某一人擁有獲得第七個名額的資格,將不再有比試產生,其餘失敗的五人,則獲得一份安慰性質的紀念品。
紀念品可能是普通的武器和功法,也可能是一些錢財貨物。
如果三人的意見產生分歧,那麼,第三輪的六位失敗者,將展開殘酷的車輪戰,積分最多的武者,獲得最後一個名額,其餘的五位失敗者,將一無所有。
說起來,第三輪比試後,因為注定還有一人能夠出線,對於大多數選手來說,更加現實的選擇,是接受一些補償。
然而,事實上,若讓選手們自己來選擇,他們更加願意通過戰鬥來解決。
尚武,已經深入到每一個武者的骨子裏頭。他們寧願轟轟烈烈的戰敗,也不願意為了微薄的補償性獎品,而放棄人生中難得的機會,也許是唯一的機會。
因此,可以預見,這一屆招生,比鬥最慘烈的不是產生六名優勝者的第三輪,而是第三輪的六位失敗者,爭奪最後一個出線名額的第四輪。
這與往屆海選招生時的情況,也是一致。
擂台上,刀光劍影,拳腳如風,戰鬥如火如荼。
擂台下,呼聲震天,一浪高過一浪,觀眾的熱情,比烈火更猛烈。
陳子生背上斜插著青色長槍,眯眼盯著擂台上生龍活虎,正在殊死拚殺的武者,腦子裏卻在回想著謝成峰的話。
謝成峰在擂台上的幾句話,陳子生越想越覺得奇怪,他本來打定主意,白天認真的觀看選手的戰鬥,晚上回到屋中,則認真的分析擂台上的戰鬥,從中吸取有益的經驗,失敗的教訓。並且在腦海中模擬自己與那些學員交戰的的場景,以增加實戰經驗。
這本是一個很好的想法,陳子生在內力全失的日子裏,自認為心境得到極大的磨練,但是實戰技能卻存在大大的不足。擂台比賽,恰好給他一個絕好的機會,來提升戰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