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通常還會麵向社會公開招聘經理人。通過聘用來自多樣文化背景的員工或具備廣泛國際經曆的人員,企業可以增加擁有合意技能的員工人數。它們可以積極找尋熟知工作中遭遇文化衝突的新經理人。然後,企業可以依靠這些新人對他人作非正式的管理培訓。這些經理人會對文化差異持有較高的敏感度。
二、鬆散式跨文化管理的精髓——企業精神
鬆散式跨文化管理的核心思想的可貴之處並不在於如何豪邁或高明,而在於將這些思想貫穿於實際行動,始終伴隨在企業漫長的創業過程中。 企業所提倡的精神已經成為企業存在的一種核心力量,支配著企業,並使企業得到順利的發展。在所有的頂級企業中,不論它有多少子公司,有多少不同信仰不同國籍的員工,都必須堅持企業精神,創造企業的特征。這就是鬆散式跨文化管理能夠成功的原因。
1三星的“第一主義”
韓國三星集團創建於1938年,它是韓國最大的壟斷集團之一,位於世界500強的前50名之內。它所屬的公司涉及貿易、金融、電子、造船、重工、化工等領域。三星由創立時一個小“商會”發展成為今日韓國經濟的超級巨星,與它的創始人李秉哲所始終倡導的企業精神是分不開的。
“事業報國、人才第一、合理追求”是三星的經營理念。從這一理念出發,李秉哲又形成了自己的經營之道:第一,要學會洞察時務;第二,要具有超過和控製欲望的能力;第三,切忌僥幸的投機;第四,在著手工作時,要研究二三線的對策。李秉哲認為,企業家所興辦的企業,是輕工業還是重工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爭取創辦一流企業,不要辦成虧損企業。企業家未能把企業經營好,雖未觸犯法律,但卻是可怕的罪過。因為企業出現虧損,會對人、財、物等社會資源造成浪費。
在李秉哲的經營思想和觀念的影響下,三星集團逐漸形成了永遠爭取第一的企業精神。爭取“一流”成了三星的價值觀。
為了突出企業所奉行的“永爭第一”精神,三星的一係列企業就是以“第一”命名的,如第一製糖公司、第一毛紡公司、第一化纖公司、第一企劃公司、第一冷凍公司等。這種第一主義的灌輸,就是要經營者時刻牢記把企業辦成第一流的企業。“永爭第一”的企業精神表現在企業經營上,就是“質量第一、用戶至上”。
正是這種追求卓越的精神,才使得三星集團的產品能在激烈競爭的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三星集團的所屬企業,從生產管理到銷售管理,從資金管理到人事管理都井井有條。李秉哲認為,企業管理應從管好人入手,隻有管好人,才能管好物,管好生產,管好銷售。三星有句格言:“企業就是人。”李秉哲堅信:“錢財之源不是權,也不是錢,而是人。”“企業成敗的關鍵,在於職工的素質。”因此,自創業以來,三星就一直用很大一部分時間來選擇和培養人才。爭取第一的企業精神還體現在“三星”的戰略上。不僅李秉哲有把三星辦成一流企業的雄心壯誌,而且李秉哲逝世後,在他之後繼任的所有董事長也同樣有這種壯誌。1987年繼任的李健熙上任後,就把三星集團進入世界十大企業之列作為三星集團“21世紀的經營戰略目標”。永爭第一的企業精神令三星集團充滿活力,不斷創出佳績。
2“奔馳”精神
奔馳公司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汽車工業中的一顆明星,與它所倡導的企業精神是不可分割的。它的企業精神包括:
(1)整體質量精神
奔馳汽車公司提供給顧客的產品不隻是汽車本身,還包括汽車的質量、造型、功能、維修服務等。該公司全麵貫徹產品整體概念,保證顧客買的舒心,用的放心。
(2)創新精神
奔馳公司自從戴姆勒1883年發明第一輛摩托式汽車以來,新的工藝不斷應用到汽車上。車型不斷變換。奔馳公司生產的車輛從一般的小轎車到255噸重大型載重車共有160多個品種。不斷開發研製新產品,“以創新求發展”是奔馳公司始終穩居世界500強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