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傾聽顧客訴說
員工的情緒平複下來後,需要顧客也鎮定下來才能解決好問題。先別急於解決問題,而應先撫平顧客的情緒,然後再來解決顧客的問題。
(1)目的。為了管理好顧客的情緒,你首先要意識到這些情緒是什麼,他們為什麼投訴。靜下心來積極、細心地聆聽顧客憤怒的言辭,做一個好的聽眾,這樣有助於達到以下效果:字裏行間把握顧客所投訴問題的實質和顧客的真實意圖;零售企業賣場顧客不滿與投訴的類型五花八門,在處理時首先應把握顧客所投訴問題的實質和顧客的真實意圖;了解顧客想表達的感覺與情緒;讓顧客將憤怒一吐為快,使憤怒的程度有所減輕,也為自己後麵提出解決方案做好準備。
(2)原則。傾聽顧客訴說的不僅是事實,還有隱藏在事實之後的情緒,要遵循的原則應該是為了理解而傾聽,並非是為了回答而傾聽。
3. 建立與顧客共鳴的局麵
共鳴被定義為站在他人的立場,理解他們的想法的能力。它與同情不同,同情意味著被卷入他人的情緒,並喪失了客觀的立場。
(1)目的。對顧客的遭遇深表理解,這是化解怨氣的有力武器。建立與顧客的共鳴就是要促使雙方交換表達。在投訴處理中,有時一句體貼、溫暖的話語,往往能起到化幹戈為玉帛的作用。
(2)原則。與顧客共鳴的原則是換位真誠地理解顧客,而非同情。隻有站在顧客的角度,想顧客之所想,急顧客之所急,才能與顧客形成共鳴。
4. 對顧客的情形表示歉意
(1)目的。我們有必要對顧客的情形表示歉意,從而使雙方的情緒可以控製。
(2)原則。表示歉意的原則是不要推卸責任、道歉總是對的。
①不要推卸責任。當問題發生時,很容易逃避責任,說這是別人的錯。即便你知道是公司裏誰的錯,也不要責備你的公司員工,這麼做隻會使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②道歉總是對的(即使顧客是錯的)。為使顧客的情緒更加平靜,即使顧客是錯的,但道歉總是對的,一定要為顧客情緒上受的傷害表示歉意。道歉要有誠意。當然,也不能一味地使用道歉的字眼兒來搪塞。不要說但是。當道歉時,最大的誘惑之一就是說“我很抱歉,但是……”這個“但是”否定了前麵說過的話,使道歉的效果大打折扣。千萬不要說“但是”。
5. 提出應急和預見性的方案
在積極地聽、產生共鳴和向顧客道歉之後,雙方的情緒得到了控製,現在是時候把重點從互動轉到解決問題上去了。平息顧客的不滿與投訴,問題不在於誰對誰錯,而在於爭端各方如何溝通處理,解決顧客的問題。
(1)目的。解決單次顧客投訴;為顧客服務提供改善建議。
(2)原則。對於顧客投訴,要迅速做出應對,要針對這個問題提出應急方案;同時,提出杜絕類似事件發生或對類似事件進行處理的預見性方案,而不僅僅是修複手頭的問題就萬事大吉了。
在實際處理顧客的投訴和抱怨的問題時,要注意程序和方法。
1. 處理顧客投訴與抱怨的程序
(1)建立客戶意見表或投訴登記表之類表格。接到客戶投訴或抱怨的信息,在表格上記錄下來並及時將表格傳遞到售後服務人員手中,負責記錄的人要簽名確認,如辦公室文員、接待員或業務員等。
(2)售後服務人員接到信息後即通過電話、傳真或到客戶所在地進行麵對麵的交流溝通,詳細了解投訴或抱怨的內容。
(3)分析這些問題信息,並向客戶說明及做解釋工作,與客戶溝通協商。
(4)將處理情況向領導彙報,服務人員提出自己的處理意見,申請領導批準後,要及時答複客戶。
(5)客戶確認處理方案後,簽下處理協議。
(6)將協議反饋回企業有關部門開始實施,如需補償產品的,通知倉管出貨,如需送小禮物的,通知市場管理人員發出等。
(7)跟蹤處理結果的落實,直到客戶答複滿意為止。
2. 處理客戶抱怨與投訴的方法
(1)確認問題。認真仔細,耐心地聽申訴者說話,並邊聽邊記錄,在對方陳述過程中判斷問題的起因,抓住關鍵因素。
盡量了解投訴或抱怨問題發生的全過程,聽不清楚的,要用委婉的語氣進行詳細詢問,注意不要用攻擊性言辭,如使用“請你再詳細講一次”或者“請等一下,我有些不清楚……”等語言,把你所了解的問題向客戶複述一次,讓客戶予以確認。
了解完問題之後征求客戶的意見,如他們認為如何處理才合適,他們有什麼要求等。
(2)分析問題。在自己沒有把握的情況下,現場不要下結論。即便要下判斷,也不要輕下承諾。最好將問題與同行技術人員協商一下,或者向企業領導彙報一下,共同分析問題。出現了什麼問題?怎麼解決?如果客戶所提問題不合理,或無事實依據,如何讓客戶認識到此點?解決問題時,抱怨者除求得經濟補償外,還有什麼要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