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客戶拜訪的妙計——銷售從被拒絕開始(3)(2 / 2)

假設式提問的時機是當你希望澄清客戶真實思想時;當你希望幫助客戶釋疑時。假設式提問的好處是能澄清客戶真實思想;能準確釋意;語言委婉,有禮貌。假設式提問壞處是帶有個人的主觀意識。

在與客戶溝通時,要隨時把握客戶的反映,隨時捕捉客戶無意中發出的訊息。客戶的反映表明對你的內容的接受程度,是你拜訪內容的指南針。

你還可以通過以下問題,在不經意中與客戶溝通感情。

(1)詢問關於他身份和境況的問題,例如,他在哪裏休假,他的孩子上哪所大學,他的公司目前的狀況和發展曆史。

(2)詢問令他驕傲的問題。例如,他在生意上最大的成功是什麼?是怎麼獲得的?他今年最大的目標是什麼呢?

(3)詢問和個人興趣有關的問題。例如,他喜歡做什麼運動?有哪方麵的愛好?平時喜歡去哪裏玩呢?

(4)詢問如果他不需要工作的話想做什麼。例如,他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小時候的夢想是什麼?現在又如何呢?

(5)詢問關於目標的問題。例如,他公司今年的首要目標是什麼?準備如何實現?實現目標有哪些障礙?應該如何克服?

這些細節內容有助於和客戶的溝通,讓客戶意識到你對他的關心,同時有利於你發現客戶的興趣愛好,進一步加深雙方的良好關係。

一個轎車銷售人員,已經和一個中型企業老板約好,下星期去他公司給他演示新款車。銷售員上次去拜訪時,發現該老板辦公室很氣派,另外老板自身也很愛擺排場。

問題:該轎車銷售人員該怎樣演示產品呢?是讓老板自己來開車,還是自己開車讓老板坐在上麵,或者留下一輛演示車一周後再拜訪。為什麼?

參考答案:該客戶講求氣派和排場,應該讓老板坐在車上給老板展示。

成功拜訪,化難為易

業務代表小陳有一次拜訪一家連鎖醫藥公司的采購部林經理,林經理年約40歲。

當時,沒談幾句,小陳就被對方拒絕了。原因是同類產品較多,競爭激烈,更何況小陳的產品又沒有空中媒體投放的優勢。

然而,小陳沒有灰心。過了近兩個星期,小陳接通連鎖醫藥公司采購部林經理的電話,也沒談業務,隻說:“林經理,祝您生日愉快,生意興隆,萬事如意!”

林經理很納悶,對方怎麼知道自己的生日?事也湊巧,一直以來,還未有陌生人對他祝賀過生日。林經理忙說:“多謝。有空過來坐坐。”

又是一個星期天。小陳正好路過該醫藥公司,就順道拜訪林經理。

進門,林經理熱情地請坐,倒茶。

小陳:“近來生意不錯吧!”

林經理:“托福!托福!”停了一下,接著說:“哎,上次你帶來的產品,我看你先送過來兩件吧,貨到付款。”

拜訪中有很多工作要做,當然也有很多技巧。一開始的拒絕不代表永遠不能接受。小陳正是因為對客戶的了解,通過情感打動了客戶。實際的拜訪操作中,還有很多可以利用的環節。

我們都知道,其實做銷售有五大步驟:事前的準備、接近、需求探尋、產品的介紹與展示、締結業務關係。在這些過程中,客戶拜訪可謂是最基礎最日常的工作了:市場調查需要拜訪客戶,新品推廣需要拜訪客戶,銷售促進需要拜訪客戶,客情維護還是需要拜訪客戶。銷售工作的完成無一不是建立在拜訪客戶的基礎之上的。很多銷售代表也都有同感:隻要客戶拜訪成功,產品銷售的其他相關工作也會隨之水到渠成。

因此,做為一名職業營銷人,如何建立自己職業化的拜訪之道,然後再成功地運用它,將成為突破客戶關係、提升銷售業績的重要砝碼。

客戶的拜訪工作是一場幾率戰,很少能一次成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銷售代表們既要發揚“四千精神”:走千山萬水、吃千辛萬苦、說千言萬語、想千方百計為拜訪成功而努力付出;還要培養“都是我的錯”的最高心態境界:“客戶拒絕,是我的錯,因為我缺乏推銷技巧;因為我預見性不強;因為我無法為客戶提供良好的服務……”為拜訪失敗而總結教訓。隻要能鍛煉出對客戶的拒絕“不害怕、不回避、不抱怨、不氣餒”的“四不心態”,我們將離客戶拜訪的成功又邁近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