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初年,宋高宗趙構即位臨安。金人犯境,戰火四起,百姓流離失所,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幸有抗金將領嶽飛與韓世忠領兵抵抗,衝鋒陷陣,北方一些失地皆被收回,嶽韓二人更是創下了戰場上“嶽家軍”的神話。郾城大捷,金兀術狼狽逃離,金人聽聞嶽家軍無不膽顫心驚。嶽家槍法獨步青雲,殺敵千裏,韓家戟更是舉世無雙,無比精妙。嶽飛的後人將他的戰術整理成集,史稱《武穆遺書》,以供後世將領參詳。
宋高宗為求皇位得保,偏安一隅,根本無心迎回二帝,眼見嶽飛聲威大振,二帝返回中原已是遲早之事,高宗害怕嶽飛功高蓋主,遂與奸相秦檜商議,召回了嶽飛,一莫須有的罪名將其殺害,風波亭一案,鑄成千古奇冤。嶽飛一生精忠報國,赤膽俠義,從無謀反忤逆之心,到頭遭此大劫,實是含冤莫白,死不瞑目。嶽家的後人,更是死的死,逃的逃,可惜了一門忠烈,就這樣淪跡無聲,《武穆遺書》也在此案中神秘失蹤。
嶽飛之子嶽雲,嶽天,嶽震,嶽雷與韓世忠的兒子相投甚好,稱兄道弟,並且立下了盟誓。風波亭一案之中,嶽雲與嶽天同其父一起斬首,嶽震嶽雷二人音訓全無。茫茫中原,英雄悲歌,孤魂野塚,孰人思量?韓世忠看透了官場,猜透了高宗,攜妻子梁紅玉退隱戰場,遠走他鄉。
嶽飛死後,朝廷將才匱乏,濟濟無人,屢戰屢敗,宋高宗為求安枕,與金國訂下盟約,每年進貢歲幣,史稱“紹興和議”。大量的苛捐雜稅擔負在百姓頭上,而秦檜在朝中更是一手遮天,私吞庫銀,家財遠在國庫之上。為了鏟除異己,豐滿自己的羽翼,凡當年與嶽飛有私交之人,皆遭其迫害。秦檜的滔天罪行,令民憤四起,一時間,草寇賊莽,禍害四方,堂堂大宋王朝,已處於內憂外患之中。
茫茫煙水回頭望,也為神州暗淚彈。一片大好河山,竟被一幫奸賊小人糟蹋至這般田地,實在可悲可歎。晃晃悠悠,彈指間已是二十個春夏秋冬,英雄的墳前長滿了孤草,落寞的飛鳥唱響一個個夕陽黃昏,烈士的血,該用什麼來祭奠?
天地無語,隻有一片肅殺的冷。青山白骨,埋下一片赤誠,亭台水榭,惟有紙醉金迷。
宰相府,歌舞升平,達官貴人,絡繹不絕。
想那秦檜一生官運亨通,在高宗麵前極受恩寵,權傾朝野,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唯有命和時間要不得。歲月催人老,秦檜一生精於算計,卻也算計不了老天,如今,已是六十歲的老人了。今天正好是他的六十大壽。
宰相府忙進忙出,惟恐有半點閃失。今晚舉行壽宴,府中上下都要有人打點。筵席豪宴自不必說,皇宮內苑也不比其氣派。秦檜一生在官場打滾,能有今天的地位,自有其法。這些年,秦檜收羅武林奇才,精心培養,助其鞏固地位,座下能人,更是數不勝數。武林之中,黑白兩道,秦檜都有所交往,今日壽辰,必有武林人士前來賀壽。但人客眾多,難免魚龍混雜,自是要小心應付。因此,秦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重兵把守,非常警備。若非高手,休想進府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