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門為五開間,當中為明間,為正門,又稱“應門”。大門左右各兩間,類似於門房,稱為“塾”。
庭為於門庭之內,即院內,另設有一道二門,即“閨”,又稱“寢門”。庭極為遼闊,種滿竹子。庭東西兩排房分別稱為“東序”和“西序”。
堂與室一起建於高台之上,堂位於室前,北麵有戶與室相通;東西有牆,也稱東序、西序;南麵無牆,有兩根柱子,叫東楹、西楹,通過東階和西階相通。東階為主人行走,西階為客人行走。堂平時為主人活動、行禮、待客場所。
室位於堂後,與堂有戶相通,故有登堂入室之喻。戶為一扇之門;兩扇曰門。堂室之間有窗,稱為“牖”。戶偏東,牖偏西。室北牆有一個窗子,稱為“向”。
弄璋跟著韓驥走到堂背後左邊,一個小邊門裏進去,三間楠木廳。一個大院落,堆滿了太湖石的假山。沿著那山石走到左邊一條小巷,串入一個花園內。竹樹交加,亭台軒敞,一個極寬的金魚池,池子旁邊,都是朱紅欄杆,夾著一帶走廊。走到廊盡頭處,一個小小的月洞,四扇金漆門。走將進去,便是三間屋,一間做臥房,鋪設的整整齊齊,獨自一個院落。
侍女送了水來。弄璋把玩著手中僅僅用來盛水的精美漆器,心中暗說道:“如此幽靜的所在,料想先生也不會喜歡,且讓我在此消遣幾天。”
“怎麼樣,師姐?還滿意吧?是我親自督建的。”韓驥笑看弄璋欣喜的臉龐。
弄璋本來席地而坐,這時隻得直立起上身行禮,“多謝殿下關心。”
希聲在房裏整理行裝。弄璋很少獨自麵對位高權重之人,不免有些局促。幸好,韓公子驥是一位活潑愛笑之人。
既然韓驥已經自稱“驥”以示平等,禮尚往來,弄璋開口道,“賤婢今年才十二歲,實在不敢有勞殿下尊稱為師姐。殿下如不嫌棄,隻呼賤妾為弄璋便可。”
“女子十五而笄,才能取字。你才十四,怎麼會有名字?”
“殿下有所不知。《詩經&8226;小雅&8226;斯幹》中有言‘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娘親認為即使生下的是女兒也值得弄璋之慶,故為賤妾如此命名。”
“原來如此。就依你吧,弄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