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商學院
作者:胡豔麗
個性化的商業營銷技術,猶如一柄雙刃劍,運用適度得話可以增加威力,過度,則適得其反。
如果說工業化浪潮,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那麼近幾十年間鋪天蓋地襲卷而來的信息化浪潮呢?它在改變人類獲取信息渠道、思維方式的同時,將如何影響並改變我們未來的生活模式?《個性化:商業的未來》一書基於初露端倪的商業營銷模式改變,展開了一場浩大的麵向未來的商業技術及營銷探討。
目前的商業營銷模式,已由工業革命初期的大眾營銷逐步向精準定位的小眾營銷模式轉變,部分品牌定位的先行者已經在市場細分中取得了不俗的戰績,引領了一輪營銷觀念大變革。本書提出的由個性化引領商業的未來,無疑是將小眾市場又進行了一輪細胞單體定位,個體的需求更受關注,並成為數據收集、分析、運算的基本組碼,所有的營銷政策和手段將圍繞個體而展開,服務隨心,一切都將為“與眾不同的你”量身訂製,商家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這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商業服務臆想,而是依托數字化科技的高度發達及信息、數據的互聯共享,整合個人在購物、社交、通信、查詢等所有有跡可查的電子軌跡而形成的一種運行可能。通過在互聯網海量信息庫中的高速運算,在尋找個性近似值的基礎上,運用“群體智慧”,即尋找相似性來運算出顧客的個性偏好及近期興趣點,挖掘潛在購物需求,提供高於顧客期望值的信息和服務。
例如,現已在各購物網站風行的關聯推薦,在你想購買一本營銷理論書籍的時候,網站會提示“通常購買此書的用戶也購買某營銷實戰書籍”,這便是一種以興趣相似性為基礎提供的關聯性營銷。既免去了用戶多重搜索的步驟,又實現了精準營銷。
書中暢談了個性化商業的美好未來,技術的進步突破了營銷成本的限製,為深度分散營銷提供可能。但筆者認為該書更多的是以技術為趨動的商業構想。這種用高科技織起的細密服務網絡,缺乏對顧客心理學、消費行為學及商品定價學的深層研究,有服務過度、營銷過度的嫌疑。沒有人喜歡有一雙窺視的眼睛,24小時跟蹤分析自己的行為目的、興趣偏好,也不願意將自己的消費及交往記錄公布於好友麵前。即使是感興趣的信息,也隻需出現在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位置,所以,個性化的商業營銷技術,猶如一柄雙刃劍,運用適度可以增加威力,如運用不當,則適得其反。
10年前,網絡營銷還隻是“一個稀奇的雜耍”,而今天卻幾乎成為了可以和傳統營銷分庭抗禮的又一主流銷售渠道,那麼可以預見在個性張揚、需求多元的時代,“個性化商業”必定是未來商業發展的大趨勢。筆者認為基於個性化營銷的商業戰略構想、具體營銷策略及其與技術手段的有機融合,仍是一門需要運用多學科知識,在實踐中不斷檢驗不斷修正,正處於啟蒙階段的新興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