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窗

作者:

當“心動”成為密碼

文檔加密,你能想到什麼方法?加個密碼?越長越好,越複雜越好?可是,如果連你自己都忘記了呢?有沒有想過,隨身攜帶一把“密匙”,將所有要加密的文檔都變成隻有你才能解碼的“密文”,而其他人看到的,則是完全不知所以然的“亂碼”?

很快,這項技術就有望得以實現。而運用到的生物體信息是——心跳。屆時,用戶將擁有一塊獨屬硬盤,內存所有加密文檔。想要解密硬盤數據,隻需要將手輕觸感應器。這是由台灣國立中興大學的林俊良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做出的研究成果,目前,他們已經成功“解碼”心跳,可用手掌處測量到的心電圖掃描數據轉化為密匙。

這種加密方式的優勢在於,不但心跳是個人獨屬的生物信息,並且在同一個生物體內,也是十分不規律的。所以想要加密,就利用了數學中的混沌理論,簡單來說,即對於初始狀態的微小變化會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由此,每個用戶每次得到的密文都是不一樣的。

導盲手套

導盲犬和導盲拐杖一直是視力障礙人士的得力助手,但複雜的路麵環境往往會誤導他們的判斷,給他們的出行帶來潛在危險。不過,這類人群未來將有望通過佩戴一個簡單的聲納手套裝置,就能感知前方的障礙物。

這款手套的製作原理和工藝並不複雜。手套的主體包括一個超聲波感應器、一台小型馬達和一個迷你界麵。超聲波感應器位於手套的指關節部位上方,它發出的脈衝能夠感應佩戴者附近一英寸至十英尺範圍內的障礙物。伺服馬達則根據脈衝反射回來的信號,向佩戴者的手腕施壓。障礙物與佩戴者距離愈近,手腕感受到的壓力就愈大。這樣,手套佩戴者就可以通過感知手腕上壓力的大小,判斷身邊障礙物的位置、距離和密集程度,獨立判斷行走方向。

此外,這款手套的主體裝置都位於手背部分,因此佩戴手套不會影響佩戴者的觸覺,而且手套通過中指上的一條尼龍搭扣固定,馬達在手腕的左側和右側均可以產生感應壓力,因此隨意帶哪隻手都可以。

液態矽太陽電池

自19世紀初問世以來,由於綠色環保等優點,太陽電池運用越來越廣泛。但同時,製造成本過高、能源效率低等問題也使得人們在使用太陽電池時煩惱不已。不過,日本石川縣北陸先端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的下田達也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已成功研製出一種以在玻璃板塗抹液態矽薄膜燒結製成太陽電池的方法。與以往製造太陽電池的方法相比,該方法的製造成本大大下降,有可能在幾年之內運用於太陽電池量產。下田達也教授的研究小組製作的具體方法是:把矽溶解於有機溶劑,滴在玻璃板上,轉動玻璃板使之分布均勻,形成矽質薄膜,再以400℃的高溫使其凝固,製成薄膜太陽電池。雖然與原有的太陽電池相比,以新方法製成的薄膜太陽電池發電效率較低,但製造的成本與消耗時間均比從前有了大幅度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