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均方差法與灰色關聯模型的港口城市競爭力評價(3 / 3)

結論及對策建議

為了評價港口城市綜合競爭力,本文首先構建了港口城市綜合競爭力評價指標體係,運用功效係數法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並采用突出局部差異的均方差法對港口城市競爭力的指標進行賦權。運用灰色關聯分析的方法對天津與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四大港口城市進行綜合評價。結果顯示,相對於香港、上海和新加坡來說,天津在政府政策傾向方麵具有明顯優勢,而在航運產業發展水平方麵具有製造業發展水平較高的相對優勢,這些因素的快速發展會對天津港口城市的發展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而集疏運體係結構不合理、腹地經濟狀況不均衡、港口與航空運輸服務水平不高、高端服務業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導致的產業結構失衡等原因,是導致天津港口城市整體發展水平較低的重要原因,亟待加強。

圍繞本文的研究結論,提出天津建設國際港口城市的對策建議:

第一,加快天津北方港口城市的集疏運體係建設。應做好天津的集疏運體係的規劃建設,形成布局合理、港區航線對接的集疏運網絡係統;加快修建天津直通經濟腹地的鐵路通道建設,完善天津濱海機場集疏運網絡,加大機場基礎設施投資的力度,建設快速便捷的聯接機場與濱海新區核心區和海河中遊地區的聯係通道。

第二,打造國際性高水平的綜合性港口。建設現代化集裝箱和大型散貨碼頭群,特別是增加大型集裝箱泊位數、國際30萬噸級的原油碼頭數以及LNG碼頭的數量,還應重點規劃建設具備專業化的煤碼頭、鐵礦石碼頭等工程,此外還應完善郵輪母港和休閑娛樂港等功能的建設;全麵提高天津港口的運營效率,開展港區聯動和推行天津電子口岸的建設,加快數字物流係統的開發。

第三,利用“先試先行”推進天津航運金融市場的發展。著眼於高端服務業發展等領域提供融資和服務等優惠和鼓勵政策;提高金融市場的融資自由度,打通境外融資渠道;依托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東疆貿易自由港區的建設,構建天津航運金融服務園區,培育高端航運產業集群。

第四,出台促進航運製造業和物流服務業的聯動發展。支持大型船舶工業及其配套的生產服務業聯動發展的示範工程和重點項目的開發;整合資源,重構船舶製造企業集團,打造船舶製造業產業基地,進而帶動物流業的發展;製定物流產業發展規劃,重視以船公司為主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建議在注冊審批、土地使用權的租賃、土地置換以及融資租賃等方麵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和政策扶持。

參考文獻:

1.[美]邁克爾·波特著.高登第等譯.競爭論[M].中信出版社,2003

2.倪鵬飛,劉高軍,宋漩濤.中國城市競爭力聚類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03(7)

3.楊青青,潘傑義,李燕.基於熵值法的城市競爭力評價[J].統計與決策,2008(9)

4.姚飛,車燕,武小琛.基於因子分析的港口城市規模競爭力評價研究—以日照市為例[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33(2)

5.黃春鬆.長三角經濟區、珠三角經濟區與海西經濟區的城市競爭力綜合比較—基於因子分析模型的研究[J].經濟社會體製比較,2013(1)

6.韓學鍵,元野,王曉博,李一軍.基於DEA的資源型城市競爭力評價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3 (6)

7.武超.天津港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與其腹地互動研究[J].當代經濟,2009,3(下)

8.高偉凱.國際航運中心發展趨勢與實證研究—以天津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為例[J].現代經濟探討,2012(7)

9.李敏強,劉子利.航運企業區位選擇的影響因素分析—兼論天津建設北方國際航運中心的對策建議[J].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

10.馬社強.區域道路交通安全評價的理論與方法[D].北京交通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