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踢球,也幹點別的(1 / 2)

文:小白 Pittlee

2011年1月,5屆國際足聯最佳球員獲得者、巴西著名女足運動員馬塔(Marta)突然麵臨失業的尷尬。在相繼征戰過巴西、美國和瑞典的聯賽後,馬塔發現自己已經無球可踢,而此時她才年僅24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馬塔除呼籲外界關注女足運動之外,也不忘調侃道,自己打算在足球之外尋找一份合適的兼職工作。

場外兼職,謀生之選

實際上,球員兼職並非什麼天方夜譚。足球運動項目在歐洲發展的早期,大部分的球員僅僅出於個人愛好參與足球運動,離開賽場後他們依舊要從事正常的工作,以養活自己和家人。曼聯主帥弗格森曾經在個人傳記中回憶稱,當初他剛開始為職業球隊出場比賽時,每周仍然必須到蘇格蘭海岸碼頭工作,以補貼家用。

足球與商業的結合催生了一大批年薪可觀的球員,但這並非足球世界的全部。在職業球員群體這個金字塔結構中,仍然有大量的人需要通過“跨界”來讓生活變得更好。當曼聯和曼城球員到外地參加比賽時,他們一定不知道,在曼徹斯特機場為他們打包行李、做裝箱工作的,竟然也是一名足球同行,他就是西蒙·楊(Simon Yeo)。

37歲的西蒙·楊目前效力於馬格斯菲特俱樂部(Macclesfield Town),後者目前位列英格蘭乙級聯賽第15名。西蒙·楊在場上司職前鋒,從1997年參加職業聯賽以來,他一共在381場比賽中取得了146粒進球。談及自己的進球效率,西蒙·楊半開玩笑地告訴記者:“我的進球效率比利物浦前鋒卡羅爾高很多。”

西蒙·楊是從2010年夏天開始在曼徹斯特機場擔當行李工職務的,當時他曾準備退役掛靴,但球隊教練的挽留讓他決定繼續自己的職業生涯。因為兼顧兩份工作,西蒙·楊每周要工作近60個小時——每天早晨4點他就抵達機場進行行李裝運,然後再回到俱樂部參加訓練。

“很多人以為足球運動員都是百萬富翁,我多麼希望那是真的!”西蒙·楊說:“其實隻有一小部分球員能夠拿到高昂的薪水,而大部分在低級別聯賽效力的球員,必須幹點別的工作才能保證自己的生活質量。”

無奈與歧視

西蒙·楊的經曆證明,足球世界同樣存在著發展不均衡的問題,而這個情況在女足項目中更顯突出——幾乎所有國家的職業女足運動員都需要一份兼職的工作來養活自己。

21歲的索菲·布拉德利(Sophie Bradley)是英格蘭女足代表隊的主力後衛,不過她的收入無法保證她的日常生活開銷,因此她不得不到父母開辦的療養院中兼職一份工作。“我非常享受足球這項運動,一旦回到賽場,我會百分之百地投入。但足球並不是我生活的一切。我喜歡療養院的工作,它能夠讓我直接幫助別人。”索菲表示。

在職業足球快速發展的今天,女足項目仍然處於一個相對被忽視的境地。英格蘭媒體提供的數據顯示,頂級的女足運動員每周也僅能獲得不足15000英鎊的報酬,相當於英超球隊預備隊的工資水準。目前,索菲效力於英國女子職業聯賽的林肯夫人(Lincoln Ladies)俱樂部,作為英格蘭隊的主力後衛,她的周薪還不足5000英鎊!

為了獲得更高的收入,索菲曾計劃到美國發展。美國女子足球的職業化水準在世界範圍內遙遙領先,效力於美國職業聯賽的女足球員平均周薪在2萬英鎊左右。“但是這意味著我將不得不離開我的家人和朋友,我會想念那些療養院裏的老人和病患,最後我決定放棄去美國踢球的機會。”索菲透露。

在女足運動中,即便是最偉大的球員也可能會麵臨失業和破產的窘境。巴西女足著名球星馬塔就曾在2011年1月險些失業,當時她與桑托斯(Santos)俱樂部的合約即將結束,卻無法找到合適的新球隊投奔。無奈之下,這名與梅西“齊名”的24歲女足運動員一度考慮放棄足球,另謀職業。所幸的是,美國女子職業聯賽旗下的西紐約極速(Western New York Flash)俱樂部為她提供了一份為期3年的合約,馬塔的職業生涯終於得以延續下去。

在經曆了這一切之後,馬塔決定在閑暇之餘找一份兼職工作。據報道,受益於曾在瑞典聯賽效力4年的經曆,她現在已經是一名稱職的瑞典語教師。

除了收入低導致的無奈兼職外,歧視也是球員尋找第二職業的重要原因。德國《踢球者》雜誌曾在2010年就德國職業球員的性取向問題作過匿名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同性戀球員都有兼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