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章 人人都是“企業家”(2 / 2)

身為經理、主管的你,千萬別以為一個組織隻屬於某個人,別忘了隻有組織中每一個人的集合才構成了組織的概念,既然我們每個人,從最高管理者到最低層員工,在組織中所充當的角色是為社會提供產品或服務,並從中獲取收益,那麼組織中的每個人就都是運用生產資料創造物質財富的主人,此時的頭銜就不是人們錯誤的權力界定,而應是職業與職責的描述。

曾有一位不太注重形式的老板,在公司裏就根本不設立什麼頭銜。一次一位員工要去參加一個重要的表彰會,找到了這位老板說:“我要去參加個表彰會了,如果他們問起我的身份,我該怎麼辦?”

“好吧”,這個老板笑著答道,“你自己決定吧,你想當個什麼好!”

“這個我可就為難了”,員工一臉羞澀。

“那麼,在名片上就印上企業發展部執行部長吧!”老板笑著解了圍。

其實,每一位雇員在組織中所擔當的角色都是在推動企業的發展與成長,那麼在企業發展部任職,可算是最貼切不過了!

關於職銜的設置問題,日本人似乎又走在了前頭,這也許可以從日本人的民族性上找到原因,這裏隻想從他們的作法中挖掘一下主人翁精神的具體表現。

在日本的一些公司中,部長、科長的頭銜太多了,大幅度削減普通管理職務,廢除頭銜,防止組織機構的無意義的細分化,排除普遍管理職務中的至上主義,發揮職工的專門能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已成為日本企業的新動向。

日本電氣公司在一部分管理職務中實行“自由職銜製”,就是說可以自由加職銜,取消“代部長”、“代理”、“準”等一般普遍管理職務中的輔助頭銜,代之以“項目專任部長”、“產品經理”等與業務內容相關的、可以自由加的易懂的頭銜。

實行新製度消除了普遍管理職務不斷增加、機構日益臃腫的狀況,通過把自己負責的業務冠到頭銜上去,明確各管理職務所負責的專門範圍,可以使管理人員更具有自覺性,提高士氣。

日本電氣公司這樣做是為了在組織機構中靈活運用頭銜,從而更好地讓員工發揮個人的能力,給他們一個自由的空間。

有的日本公司則幹脆廢除了頭銜本身。IBM在日本的分公司同軟件公司ABC合辦一家公司,從1992年6月起,廢除了營業係統和管理各部門的部長、副部長、科長這些頭銜,目的是廢除金字塔型組織的上下序列,培養員工以自己的責任心來完成本職工作的“職業”意識。

不管是日本公司的自由職銜製,還是職務頭銜的徹底廢除,他們都為員工主人翁精神回歸提供了可能。頭銜隻是員工更好參與組織建設,發揮個人效能的職責代號,而其背後的主人翁精神與責任感才是組織需要的內在發展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