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素不服氣,在溪裏向他潑水,那少年終也帶了幾分孩子心性,也潑水還手。這樣,兩個人倒是不知覺得就玩到了太陽下山了。
銀素弄了一身水,想也是晚了,流光在等她,於是趕忙道別,回家吃飯去了。
家裏流光已做好了飯菜,在桌旁等她。銀素正打算偷偷的溜進去,這一身水,怕要挨訓。
可是哪裏躲的過,流光見了她這一身水的回來,苦笑:“又去幹什麼去了?”
銀素小聲回:“我…我捉魚去了!”
“哦?”流光挑眉。
“額…。魚沒捉到,我變成魚了!”說罷要向流光身上撲,流光拽了她的胳膊,給她擦臉:“你這個冤家,快換衣服吃飯了。”
不過是一盤清炒的小白菜,配了一份玉米窩窩。兩個人反而吃的很香,打打鬧鬧的也吃的很快樂。
就這樣過了兩天。
忽然有一天中午,銀素正睡午覺,流光打掃庭院,籬笆外麵來了一個少年。
流光抬頭去瞅他,笑盈盈的招呼:“哦?這是有什麼事?”
那少年本名原一,正是方家的三兒子,那日在溪邊見了銀素,少年情竇初開,郎心暗許,見銀素抓魚,便日日去抓魚,總算得了幾條好的,說是好的,也不過巴掌大,就連忙給銀素送了過來。
他早已打聽了銀素不過隻有兩個夫君,雖然家裏窮些,但是平日裏聽母親說她待夫君都是很好的,更是動了心思,現如今,他隔著院門一瞧,這位有了孩子在掃地應該就是她的二夫了,長的真是好。
流光見他隻是到處瞧,並不答話,又問:“這是要找誰?”
少年見了人家的夫君,難免心虛,臉都紅了,把盛魚的罐子放下,支支吾吾道:“沒…沒什麼,我不過是來送個東西的。”說罷就跑。
流光過來一瞧,罐子裏竟然是幾條魚,想起了那日銀素抓魚,又見了那少年羞澀的模樣,心裏已然明白了。他提了那罐子,隨手就放到了院裏的石台上。
不一會,銀素就醒了,過來折騰流光。
“流光,你做什麼呢?今晚上吃什麼呀?”
流光掃著院子,也不停手:“今晚上,我們吃魚。”
“魚?哪來的魚?”銀素疑惑。
流光道:“自然是有人送的。”
銀素見流光並不過來搭理她,也不在意,就去瞧,果然見石台子上的一罐魚。她高興的撥弄:“誰送的?”
流光隻嘴角帶了笑:“自然是俊俏的少年郎。”眉目掩不住的清冷。
銀素恍然未覺。正高興有魚吃,就見了方姨到了門前。
方姨來為的不是別的,正是這說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