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鳳凰台·李白(1 / 1)

鳳凰台·李白

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台》

公元725年,25歲的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直到天寶元年赴長安供奉翰林的十七年間,李白多次到過南京。金陵柔和秀麗的江南景色,優美動人的民歌,都讓李白印象深刻。“賜金放還”之後,李白再度漫遊各地。747年至750年的三年間,李白大部分時間居住在南京,著名的《登金陵鳳凰台》大約寫於這一時期。“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兩句,隱隱透露出他政治上失意的低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