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陳彤:一個時代的開啟與終結(1 / 2)

陳彤:一個時代的開啟與終結

文化

作者:周穎

傳媒大變革時期,陳彤的“真正離開”,引發諸多評論,但論者並不為他的離開而感到意外。陳彤以及以他為總編輯的網絡新意時代,在洶湧的互聯網變革大潮中,已然到了“退潮”的時候。一個時代結束,一個時代才可以開始。

新浪執行副總裁、新浪網總編輯陳彤的離職,成為最近最熱門的大眾話題。這個新浪網“骨灰級”元老,盡管不是新浪的“掌門人”,但作為內容主管,在新浪17年的發展曆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角色,被外界稱為中國互聯網門戶時代的開創者、“中國網絡新聞第一人”。盡管此前已多次被傳離職,甚至傳聞被某視頻網站挖走,但大眾都不以為然,以為新浪離不開陳彤,陳彤也離不開新浪。新浪即陳彤、陳彤即新浪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

但這一次,或許新浪不再需要陳彤,而陳彤也需要一個新的開始。

“門戶新聞”締造者

1997年,陳彤謝絕了諾基亞等幾家跨國公司的邀請,成為新浪的前身四通利方網站的網絡編輯,每月600元津貼。當年,經陳彤編輯的被喻為中國第一足球博文的文章《大連金州不相信眼淚》,讓“四通利方”一戰成名。追蹤熱點的形式也被後人稱為網絡報道形式的“Web1.0時代”。

半年之後,陳彤打造的“98世界足球風暴”再次一鳴驚人。他首創的“24小時滾動報道”模式,創造了中文網站的訪問紀錄,成為了當年世界杯報道中最有影響力的中文網站。滾動新聞模式自此成了新浪的招牌。當時,他們獲得的18萬元廣告讚助是中文網絡媒體通過具體報道獲得的“第一桶金”。

隨後,四通利方並購了海外最大的華人網站公司“華淵資訊”,成立全球最大的華人網站“新浪網”,陳彤擔當“內容總監”。

真正使新浪從門戶網絡的競爭中獨樹一幟的標誌性事件是2001年的美國9·11事件。新浪網在事件發生後9分鍾即發出了第一條新聞,是國內第一家快速反應並進行報道的網絡媒體。自此,新浪網成為一個新聞品牌。

基於陳彤主導的新聞模式,新浪網在2003年的第二次海灣戰爭報道、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報道、2005年神舟六號的報道中獲得巨大成功,牢固確立了新浪網內容建設在全球中文網站中的強大優勢。“海量快速”這四個字後來幾乎成了中國所有門戶的運營理念,陳彤對於這四個字的精準把握和全力貫徹可以用“登峰造極”來形容,因此造就了新浪中國第一門戶的地位。

據說,陳彤辦事利索,雷厲風行,他被下屬偷偷稱為“軍閥”。陳彤超嚴格的要求和粗暴直接的管理風格以及其良好的新聞感覺,成就了一支強悍的網絡新聞編輯管理團隊。隨著新浪編輯和“新浪之道”在互聯網業內的流動,提升了整個行業的水準。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陳彤為總編輯的新浪成了中國互聯網新聞業一個難以逾越的標杆。

事實上,陳彤對中國互聯網業的貢獻不止是網絡新聞領域,他也是新浪門戶、新浪博客和新浪微博三代現象級產品的打造者。如果再算上陳彤職業生涯的起點四通利方(新浪前身)BBS,陳彤可謂推動各種網絡形態的“四朝元老”。

互聯網觀察人士信海光撰文表示:“在整個互聯網界,以一人之力影響全行業到如此程度,可與陳彤相比者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