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世界各國的經驗表明,強國夢必須有科教夢做支撐。科教興國,是中國的基本國策,是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從人口大國到人力資源強國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處於教育體係的頂端,是聯結科技與教育的重要橋梁。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和教育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要看這個國家高等教育的水平。

回顧大學的發展曆史,我們不難發現,一所大學辦學質量的高低,往往取決於校長的水平。世界著名大學發展的每個重要階段,都銘刻著大學校長的辦學理念和思想,正如艾略特之於哈佛大學,蔡元培之於北京大學,梅貽琦之於清華大學。研究大學校長的辦學理念和思想,是管窺一所大學興衰成敗的途徑,而專門研究大學女校長,則獨辟蹊徑,別開生麵。

中國現代教育史上,大學校長雖以男性居多,然而成就卓著的女校長也不乏其人。她們推動了大學的變革,豐富了大學的精神內涵,如金陵女子大學老校長吳貽芳,複旦大學前校長謝希德,東南大學前校長韋鈺,同濟大學前校長吳啟迪,等等。女校長人數雖然屈指可數,但其業績絲毫不遜於男性同行。大學女校長為高等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做出了貢獻。大學女校長的治校理念、辦學風格乃至傳奇的職業生涯,確實值得深入研究和細致品味。

女子大學是高等院校序列中的一種特有形式,為世界高等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著名的女子大學,如韋爾斯利學院、史密斯學院、淑明女子大學、日本女子大學、禦茶之水女子大學,以及中國曆史上的金陵女子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華南女子大學等,都寫下了光輝的篇章,是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世界各國女子大學,總結提煉女子高等教育的辦學經驗和人才培養模式,探索現代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樣化形式,對於尋求符合女性特質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應該說是一種有益的嚐試。

由中國傳媒大學承擔的教育部重大委托項目——“完善中國現代大學製度視域中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學女校長群體研究”課題,對以上兩個領域進行了係統深入的研究。“世界大學女校長·女子大學”叢書,就是這一課題的主要成果。這套叢書分為四個係列:女子高等教育係列,考察全球女子高等教育的發展軌跡,呈現其辦學傳統和教育特色;中外大學女校長個案研究係列,以人物傳記的形式深度追蹤大學女校長的人生經曆,剖析她們的成長曆程、心智曆練、辦學理念和治校方略;女校長群體研究係列,群像式描繪某一國家或地區的大學女校長群體,彰顯女校長個性的同時,探尋她們的共性;“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圖文集錦係列,彙集展示了大學女校長在曆屆論壇上的真知灼見和絢麗風采。四個係列,四十餘本,蔚為大觀。

“世界大學女校長·女子大學”叢書,也是“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曆時十三年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及女性培養結出的碩果,是深化論壇主旨、促進女性事業和教育事業發展的學術行動。叢書的寫作,依托“論壇”這一平台,深度訪談和研究了參加曆屆論壇的大學女校長,係統整理了多年積累的學術成果,可以說,“論壇”既是女校長們交流合作的舞台,也是本套叢書得以出版的重要基礎。

自1995年北京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召開以來,世界婦女運動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性別平等的高端主題——女性領導力,也已經是全球關注的議題,與女性學相關的課程在中國高校已經四處開花。今天,有識之士都深刻認識到,女性在社會各個領域的創造力和領導力,是推動社會全麵發展的動力之一,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尺。“世界大學女校長·女子大學”叢書,對於提升女性領導力,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於知識女性的成長具有積極的引導意義。

大學女校長是高等教育、女性、領導力的集結點,是知識女性的傑出代表,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典型,她們不但為高等教育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更以自己堅韌頑強、寬厚包容、無私奉獻的品質與情懷,闡釋了女性領導力的獨特內涵。對於廣大女性來說,她們是教育典範和女性楷模,具有榜樣的力量和示範的價值,定能引領青年女性沿著正確的道路勇敢前行。

女性的發展,既需要社會各方麵的支持,更需要女性自身具備積極進取的意誌和寬廣博大的胸懷。希望叢書的研究成果能產生廣泛和深遠的影響,為女性高等教育提供寶貴借鑒,為精英女性的成長與成功給予智力支持;促進全社會更加重視女性平等的教育接受權和職業發展權;激勵正在為打破“玻璃天花板”而奮鬥的新一代女性,為女性領導力的培育與提高奠定堅實基礎。

2014年7月;

我在中國傳媒大學工作近五十年,其中有三十多年在學校領導崗位上任職。這些經曆讓我有更多的機會體悟、思考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女性走向領導崗位的不易。

早在1996年,我即萌生組織世界各國為數不多的大學女校長進行交流合作的想法,但當時忙於學校的學科建設和轉型,這一想法被擱置下來。直到2001年,在諸多同事的幫助下,我才將這一構想變成現實,召開了大學女校長“新世紀高等教育發展戰略國際論壇”。此後論壇每隔兩至三年舉辦一次。2006年,論壇掛靠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組建了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組委會,負責論壇的籌劃、組織工作;2009年,在江蘇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成立了江蘇中外大學女校長教育發展基金會,為論壇籌集資金。迄今,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已在中國北京、南京、廈門舉辦五屆,並在新西蘭、日本、美國、土耳其、津巴布韋和墨西哥等地召開六次分論壇,吸引了79個國家的800餘人次大學女校長。

十年來,在與各國大學女校長的交流互動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女性在高等教育領域作為決策者和領軍者可謂鳳毛麟角,其人生曆練和辦學實踐值得濃墨重書。翻閱每位女校長的簡曆、細讀她們給論壇提交的論文,總能激起我發自內心的共鳴,讚佩她們的治校理念、管理智慧和人格魅力。每一位女校長都擁有鮮為人知的心路曆程、卓爾不凡的領導能力與永載史冊的輝煌業績。

我的一位好友、著名女性傳記作家趙鳳翔教授曾說:“女人要寫女人。”這給了我很大啟發——女校長要研究女校長。追溯大學女校長成長、成才、成功的道路,總結女性領導力的形成規律和獨特優勢,開展大學女校長及女性領導力研究,出版相關研究成果,就成為“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活動的自然延伸。

2010年,我們籌劃設立了“完善中國現代大學製度視域中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學女校長研究”課題,組織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等單位80餘人的研究團隊,選定34個國家80餘位大學女校長,進行個案研究和群像描繪;對23個國家的女子大學進行曆史梳理與全麵考察。2011年,這一課題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委托項目立項;2013年,由該課題主要研究成果結集而成的“世界大學女校長·女子大學”叢書,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

這套叢書由四個係列組成,具有三個鮮明特點。四個係列:女子高等教育係列、中外大學女校長個案研究係列、女校長群體研究係列和“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圖文集錦係列。三個特點:一是全景式描述。叢書對世界範圍內大學女校長及女子高等教育,首次進行比較全麵的觀照和挖掘。女校長研究既有共性的揭示與比較,又有個性的剖析與呈現;女子高等教育研究既有全球視野的巡禮,又有具體國別的探究。二是人物傳記式的寫作方法。叢書以訪談當事人、發掘第一手資料為基礎,研究和寫作的過程力求再現傳主的人生軌跡、突出其辦學理念和治校業績。三是可讀性強。傳主的真知和作者的匠心曆曆可見,讀者能夠在圖文並茂中感受到智慧和靈感的融會。

這套叢書是對女性通過教育追求真善美、通過自身努力彰顯智仁勇的真實頌揚。著名女作家冰心曾說:這個世界如果沒有女人,就會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女性不僅是真善美的化身,也應是智仁勇的寫照。閱讀這套叢書,我們可以了解到,女性如何通過交流互鑒,凝聚智慧、取得共識;體認困境,直麵現實、自立自強;付諸行動,同心同力、堅持不懈。

這套叢書是對“女性是改造世界的溫柔力量”的生動詮釋。置身於男性居主導地位的社會管理體係中,女性要取得成功,需要充分展現女性特質,發揮女性優勢,要以女性特有的視角觀察、思考、解決問題。閱讀這套叢書,我們可以看到女校長們如何在戰略決策上,高瞻遠矚,運籌帷幄,引領未來;在具體工作中,體貼入微、心係師生,用願景激勵師生,用行動示範師生,用厚德包容之心協理校務;在領導風格上,追求完美和精致,重視以人為本,在管理中實現個人的發展與事業發展的契合。

這套叢書是對高等教育及大學女校長社會價值的全麵展示。眾所周知,高等教育是形塑社會結構及價值體係的重要載體,大學校長是具有社會象征、示範和引導意義的特殊群體。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女性擔任大學校長,在改變高等教育生態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社會結構變遷、家庭角色分工、社會責任擔當、時代價值導向。閱讀這套叢書,我們可以看到女子高等教育和大學女校長的發展曆程,正是社會不斷進步、兩性趨於平等的見證,而她們成長的艱辛和不易,也呼籲現代社會邁向更加平等、公正、和諧的完善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