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有益
作者:黃祥福 廖小軍
一位名叫張良的落沒貴族青年在刺殺秦王計劃失敗後,開始了他顛沛流離、鬱鬱不得誌的亡命生涯。一天,一位似丐似道的老者把鞋脫下從橋上扔下去,命張良下去撿起,後又命張良給他穿鞋,張良無奈中隱忍為老者把鞋穿上了。老者對張良說“孺子可教也”,贈天書一本。張良得之,日夜苦讀,修得縱橫天下之術。後輔佐劉邦推翻暴秦,創建了大漢王朝,青史留名,被後人譽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漢初三傑之一(另兩位為韓信、蕭何)。
五代十國末年,群雄紛爭,有為青年趙普跟隨趙匡胤打天下,屢出奇計,建奇功。大宋王朝立國後,趙普為宰相十餘載,天下太平,一派繁榮景象,國勢昌隆。向來有以儒治國平天下的有識之士百思不得其解,趙普年少時並不好學四書五經,為何又用儒術把國家玩轉了?趙普死後,人們發現,這位導演“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的一代高人,居然藏了一屋子《論語》。看來,趙普平生所言“我前半生以半部《論語》打天下,後半生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並非虛妄。
改革開放初,因千島湖工程,小青年朱新華從浙江淳安移民到江西宜黃,家境一貧如洗,幾乎沒有避風遮雨棲身之處。貧困讓年僅12歲的朱新華輟學了,貧困也讓他學會了勤勞、堅強。但他發現,盡管他的插秧速度遠近聞名,生產隊沒人插得過他,盡管他農閑時還在不停地勞作,依舊改變不了他貧苦的命運。一天,朱新華在某雜誌上偶然看到一條育種信息,學著實驗起來,為了保障種子發芽所需的溫度,朱新華把種子係在身上和種子一起睡覺,居然成功了。
“這是個很有趣的事!”朱新華一頭鑽了進去。不到十年時間,有趣的育種實驗不僅為朱新華帶來財富,也帶來了聲譽:他是宜黃縣第一個蓋小洋樓和買私家車的百萬富翁;他被老百姓譽為“種子大王”,被中國政府評為“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農民”,受到了胡錦濤同誌的親切接見。2011年7月,筆者驚聞朱總因病逝世,不禁扼腕歎惜:“縱有萬貫家財,也換不來一段人世光陰的感慨,隻恨天妒英才!”。(筆者與朱新華先生2008年夏天相見恨晚,探討人生與事業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忘年之交。朱新華先生於2009年8月號和2010年10月號兩度榮登《商道》雜誌封麵人物。)
——不難理解,自古至今,無數大成大就的人,多受文字蘊含的思想、信息啟迪,或者影響!
——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有幾千年文明曆史的中國,被外國人嘖嘖稱道的四大發明中,其中兩樣“造紙術”和“印刷術”都是為文字的傳播傳承服務的。
所以,朋友,你可知道,我們的老祖宗幾千年創造的文明,都濃縮在文字裏了?
所以,朋友,在這個快節奏生活的年代,抽時間閱讀吧!
所以,朋友,在這個網絡橫行、電子信息泛濫的年代,給自己留一段香書時光吧!
龍年將至,無以回饋全國各地關注和支持《商道》發展的新老讀者,以“勸閱讀”相贈。
——我們深信:閱讀改變命運。
最後,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裏,鴻運相隨,萬事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