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魚高手
奇趣自然
作者:席金合
多數水鳥以魚為食,它們都擁有各式各樣的捕魚絕技。
潛水捕撈
秋沙鷗又稱長嘴鴉,嘴的上下頜邊緣有鋸齒狀的突起,利於潛入深水中捕魚。
每到天亮,秋沙鷗開始活動,頻繁地下水。中午潛水次數最多,每次潛水時間達20多分鍾。在水下極具耐心,捉住魚後,頭伸出水麵,伸脖吞下。
秋沙鷗食性貪婪,爭強好勝,遇到遊魚會互相搶吞;有的因魚太大卡住喉嚨,無法咽下而被憋死。
守株待兔
蒼鷺憑著嘴長、腿長、脖長的優勢,一動不動地站在水中,長時間注視水麵,有時甚至長達幾個小時。一旦有魚遊過,它便立即伸頸啄之,動作極為敏捷。魚還沒有反應過來,已經被它銜在口中。
有人發現,蒼鷺還會像人一樣的垂釣。它嘴銜一條細枝在水麵上等魚上鉤,久等無果,會轉移地方再等。
深水群攻
鸕鶿俗稱魚鷹,長著帶鋸齒的長嘴,使銜住的魚很難逃脫。它的眼睛很敏銳,周圍10米內有魚活動,它就會立即追捕。
鸕鶿能潛到10米的深水中活動,猶如一隻運動自如的小快艇,把魚追得失魂落魄,慌不擇路。鸕鶿遇上魚群,先繞著轉上一圈,然後尾隨撕咬,乘魚群亂了陣線,再各個擊破。
遇見大魚,鸕鶿便一齊上陣,有的啄眼,有的咬鰭,有的叼尾,直至大獲全勝。
張網捕撈
鵜鶘嘴下有一個大喉囊,是捕魚的專用工具。
捕魚時,幾隻鵜鶘像訓練有素的水上競技隊一樣,一字排開,頭朝岸邊,一麵劃水前進,一麵鼓翅拍水。遇到魚群,形成半圓的包圍隊形,將魚群攔在一起。與此同時,張開大嘴,敞開魚網式的喉囊,兜水前進。
走投無路的魚,隨水進“網”,鵜鶘立即閉嘴,收縮喉囊,水出魚留,一口吞下。
高台跳水
如果說蒼鷺捕魚是守株待兔,那麼,翠鳥是緣木求魚了。站在水邊樹木上的翠鳥,居高臨下,發揮高台跳水的優勢,潛捕獵物。
翠鳥頭大、嘴長、體小,常常停在水麵上空,注視水麵動靜,發現情況,迅速而敏捷地紮入水中,用嘴捕取。
有人觀測,翠鳥捕魚極為神速,用不了1秒時間,動作幹淨利落,絕妙至極。正如唐代詩人錢起的描述:“有意蓬葉間,瞥然下高樹,劈波得潛魚,一點翠光去。”
單爪擒拿
魚雕四趾粗壯,幾乎等長。外側腳趾能向後反轉,使四趾變成兩前兩後的活動錨狀。趾尖像彎曲的鐵刺,伸爪能將黏滑的魚體抓住。
在離水麵30~90米的上空,魚雕振翅疾飛,迎風懸停,靜觀水麵。一旦發現情況,便凶猛地俯衝而下,快到水麵的瞬間,立即伸出單爪猛抓。爪到魚擒,很少失誤。
若魚從水麵潛逃,魚雕便立即潛入1米深的水中追蹤,最終將獵物抓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