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九回 少年投靠遇故友 劉備棄官討董賊(2 / 2)

“那這樣看,景恒是真的厲害,把一個多疑的人都可以這麼信任...”向乾說道。

“景恒本來就很厲害,你又不是第一天認識他...”連羽說道。

“也是,那幸虧我們是隊友,不然,是不是怎麼死都不知道呀...”向乾繼續說道。

“哈哈哈,那不是得跟緊他,抱緊大腿。”連羽大笑道。

“看來這個年代,很適合景恒呀...”墨琦抬頭歎了口氣說道...

曹操發檄文後,各鎮諸侯皆起兵響應: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侑。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諸侯們帶兵有一兩萬的,有三萬的,均帶著文官武將,投洛陽來。

話說北平太守公孫瓚,統領精兵一萬五千,路經德州平原縣時看見有數人來迎。

平原縣的縣令,正是劉玄德。聽說公孫瓚路過此地,特意率關羽、張飛、雲亦、於舒、付荀等人在此等候,想邀請公孫瓚入城歇息。

公孫瓚詢問劉備等人到這來的原因,聽劉備說明後,公孫瓚說道:“賢弟呀,辛苦你了,對了,這幾位是?”

“嗯,這幾位是我的義兄弟,二弟關羽,字雲長;三弟張飛,字翼德;四弟雲亦,字子意;五妹於舒。”劉備介紹道。

“然後這位是我四弟五妹的朋友,付荀,字夢達。”隨後又指著付荀道。

公孫瓚聽後便問:“這都是擊破黃巾兵的勇士麼?”

劉備便說:“是的,這都是我幾個義弟妹所做的。”

“他們身居何職?”公孫瓚繼續問道。

“我二弟為馬弓手,三弟為步弓手,而我四弟和五妹,身無職務。”劉備作揖道。

公孫瓚聽了,歎了一聲,道:“這真是埋沒了英雄呀,現在董賊作亂,賢弟你是否棄官跟我一同討賊,力扶漢室呢?”

劉備聽了便樂意地回答到,表示願意一起去討伐董賊。

就這樣劉備等人就跟著公孫瓚一起前往洛陽。

這或許是十八路諸侯的會合,但也許,也是少年的第一次比較完整的會合...

少年們的即將會合,他們都懂,這是一種抉擇,那將會發生什麼事呢,他們是決定共事一主呢,還是決定繼續分道揚鑣?

在這烽火彌漫的歲月裏,生的生,死的死,最後隻能強者生存,弱者淘汰?

相信,他們心中或許迷茫過,也想過,痛苦過,最後的決定,相信他們,也在心中,早有所定。

或許吧,有些事,就該接受,即使你不想,不願意,但是,它就在麵前,你無法逃避,而你要做的,隻是用你自己的想法,用你自己的努力,用你自己的堅持,去麵對,哪怕那個事情是錯誤的,是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