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泥老虎的彩繪中也不斷借鑒其他民間藝術,改進了繪製的顏料,使得這些泥玩具顏色更加亮麗,對比更加協調。特別是它借鑒了楊家埠撲灰年畫的色彩,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順應了當地民俗的需要。
高密泥老虎的造型設計
聶家莊泥塑在造型上不受原物造型的限製,敢於大膽誇張和舍棄,注重寫神。老虎雖生性凶猛,但因泥老虎是孩子們的玩具,故在其造型設計上,既保留了老虎的威武神色,又巧妙去掉恐怖之感。
在虎身的設計上,極力地誇大了老虎的頭部,虎頭的麵部表情憨厚可愛,特別是虎口部位,虎口大開,以顯示老虎威風凜凜,居百獸之王的神態。另留有兩個洞口,用於通氣。在虎耳朵和鼻子的設計上,為了便於生產,又不使孩子玩時碰破,隻稍稍突出了一些。虎頭連著虎腿,身體各部位沒有很明顯的劃分,像座山一樣,頂著一張鼓得老高的大口。腰上纏一圈羊皮,在老虎的尾巴和四肢的處理上也很特別,老虎的長尾被設計的短小而可愛,僅在虎腚上露出一短短的凸突,四肢短而粗,符合小孩子的審美取向。因此泥老虎造型敦厚優美、稚拙憨樸,形成了頭部高昂、眉突眼秀、口闊胸寬、四肢粗壯的造型,使整個老虎的造型設計達到一種既威武、雄壯、淳樸,又稚氣、活潑、可愛的藝術效果。[2]
泥老虎的造型製作除受一定的意識思維影響外也受到社會生產方式和技術的影響。最初的成型多是手工捏製,製作簡潔大方。[1]聶家莊泥玩具的造型和枯燥乏味的自然主義絕緣,它有大膽的藝術誇張和變形,有獨具特色的裝飾意匠,帶有濃鬱的風俗趣味和濃厚的生活氣息。同時,又總是清新活潑、富有獨創性,對兒童想象力的啟發與審美觀念的培養,有著極大的魅力。
高密泥老虎的文化氣韻
泥是我國民間玩具中使用最普遍的材料,我國出產泥玩具的地方很多,風格差異也很大。它們完全來自於民間藝人的創造,其生產和消費都依賴於各地本土的審美眼光,土味十足。正因為這一點,民間泥玩具才有了“率真”和“質樸”的品質,曆久不衰,流傳至今。
聶家莊泥老虎,除了有其獨特的工藝和藝術特點外,在創作題材上,立足高密風土人情,突出表現本地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戲曲人物、鳥獸蟲魚等。藝人們做出了麒麟送子、連年有餘、包公、劉墉、梁山一百單八將、叫虎等群眾喜愛的品種。在藝術造型上,它不受原物形體的限製,敢於大膽誇張和舍棄,注重寫神寫意,在似與不似之間,給人們似拙而不蠢、古樸中見雅致的感覺。
高密泥老虎的繼承與發展
現在越來越多的傳統工藝品已經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泥老虎也不例外。以玩具起家的泥老虎已漸漸地從孩子們的視野中消失,走上了工藝品的道路。
泥老虎作為一種玩具,隨著現在玩具的發展在逐漸被淘汰。但傳統玩具對於現在玩具而言有著不可替代的精神內涵,而現在玩具與傳統玩具相比具有發展的優勢和良好的環境。現在玩具在生產過程中有高科技和新技術的支持,這使得玩具具有了更豐富的娛樂性,使得現在玩具的發展呈獻出千姿百態的現狀。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玩具的發展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像泥老虎和泥泥狗這類產品已經從玩具產品發展到工藝品,現在又將麵臨著失傳的困境。中國傳統玩具的現狀是因為古代的生產力發展落後,但是在今天物質基礎已經達到一定得水平,我們需要把祖先的文化,借助新技術、新材料、新科技的東風發揚光大。這樣傳統玩具就不會僅僅是作為工藝品來進行傳承,而是在作為工藝品的同時,也能繼續發揮它原有的功能—玩具來進行發展。這樣傳統玩具才會在玩具的設計產業中得到真正的繼承和發展。[3](作者單位:江南大學)
參考文獻:
[1]荊琦.高密泥老虎.藝術與設計[J].藝術與設計,2010.3.
[2]單麗筠.淺談山東高密泥塑藝術[J].音美藝術教研,2010.8.
[3]陳兆贇.中國傳統玩具的繼承與發展[J].藝術設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