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和“嚴厲”的異同及教學策略
語言文化
作者:王彥超
摘要:本文從語義和語法兩方麵入手,分析了“嚴格”和“嚴厲”這組同義詞的異同。無論是語義特征還是語法功能,二者均是有異有同。而正是語義上的不同理解和語法上的不同功能造成了留學生學習和使用這組同義詞時產生了偏誤。對此,我們從五個層麵上提出這組同義詞的教學重點和教學建議。
關鍵詞:嚴格 嚴厲 語義特征 語法功能 教學策略
一、問題的提出
在“HSK動態作文語料庫”的資料搜集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在使用“嚴格”和“嚴厲”這對同義詞時,會出現混用的偏誤情況。如:
(1)*這種懲罰是太嚴格了。
(2)*據此推測,無論在世界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一律致力於嚴厲地限製吸煙。
為了能使漢語學習者更好地掌握這兩個詞的意義及用法,我們從語義和語法角度對其進行了初步的考察。
二、對“嚴格”和“嚴厲”的語義分析
通過查閱《現代漢語辭海》(兩版)、《現代漢語大辭典》、《現代漢語學習詞典》、《漢語形容詞用法辭典》、《新華同義詞典》等辭典我們發現,辭典在理性意義的解釋上區別不大,“嚴格”是“在遵守製度或掌握標準時,認真而嚴肅”;“嚴厲”是“嚴肅而厲害”。從詞語的解釋上,我們能夠看出兩個詞的意義有相同也有不同。
“嚴格”和“嚴厲”都是雙音節合成詞,都有 [+情狀] [+程度強] 的語義特征且兩者中有共同的構詞語素“嚴”。因此,共同的語義特征應該是“嚴”賦予詞語的。所以,兩詞的不同語義特征應該就是由“格”和“厲”的差別導致。
作為語素的“格”和“厲”有很多意思,為了考察在“嚴~”中的含義,我們所用例詞中的“格”和“厲”均與所考察對象具有同一性。
“格”可以組成詞語“嚴格”“格式”“規格”“格律”“合格”“格局”等。而這些詞語共同的語義特征都是由“格”承擔的,“格”在這些詞語中的語義特征是[-主觀] [+已定標準]。所以我們暫定“嚴格”的語義特征為[+情狀] [-主觀] [+程度強] [+已定標準]。
“厲”可以組成詞語“嚴厲”“聲色俱厲”“正顏厲色”等,而這些詞語共同的語義特征都是由“厲”承擔的,“厲”在這些詞語中的語義特征是[-已定標準] [+主觀]。所以我們暫定“嚴厲”的語義特征為[+情狀] [+主觀] [+程度強] [-已定標準]。
請看以下例句②:
(1)這也是一種形式古板的詩體,其內容也依然不能隨意抒發情感,而要[嚴格]依題寫作,並且須是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的內容。
(2)泰國對酒後駕車的規定並不十分[嚴格],因此酒後駕車的人很多,致使交通事故頻頻發生。(3)他們不僅自己[嚴格]信守前約,而且把這種共產黨人所特有的約束自身的信條延伸到了子女們的身上。
(4)如果有誰懷疑地心說,那就是褻瀆神靈,大逆不道,要受到[嚴厲]製裁。
(5)眾議院通過旨在對朝鮮進行製裁的《外彙和外國貿易法修改案》進行[嚴厲]譴責,並認為日本威脅對朝鮮進行製裁是徒勞之舉。
(6)星子的母親重重地敲打著她的門,用一種[嚴厲]的語氣說:“你發什麼神經!”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嚴格”和“嚴厲”的區別性語義特征是[±主觀] [±已定標準]。例(1)中,“嚴格”修飾“依題寫作”,即要求“依題”的程度高,達到某一個客觀認可的標準,而這種標準不以個體主觀意誌為轉移。例(2)和(3)中的“嚴格”的語義也是一樣的。例(4)中,“嚴厲”修飾“製裁”,要求程度高,而“高”的程度是由動作“施事”的主觀意誌決定的,沒有客觀標準。例(5)和(6)也是一樣。
另外,通過分析大量CCL語料庫的語料,我們發現,“嚴格”的語義既可以指向自己又可以指向“嚴格”修飾的動作的對象,例如:
(7)我知道群眾演員成長的艱辛。我不會乘人之危。當然了,在今後的導演生涯中我會不會蛻變,這不好說,但我會[嚴格要求自己]。
(8)各國對此項比賽都較重視,選手經過[嚴格]挑選。
但是“嚴厲”的語義隻能指向“嚴厲”修飾的動作的對象,例如:
(9)我們老師的權威並不是建立在準確的判斷上,而是緊隨其後的那種[嚴厲]的獨特的懲罰。
所以我們還應該在兩者的語義特征上加上兩條:嚴格 [+自指] [+他指];嚴厲 [-自指] [+他指]。
綜上所述,“嚴格”的語義特征為:[+情狀 -主觀 +程度強 +已定標準 +自指 +他指]。“嚴厲”的語義特征為:[+情狀 +主觀 +程度強 -已定標準 -自指 +他指]。他們的區別就在於[±主觀] [±已定標準][±自指]。
三、對“嚴格”和“嚴厲”的語法功能分析
請看以下例句:
((X)表示“嚴格”的例句;(X’)表示“嚴厲”的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