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高職英語的德育教學(1 / 3)

論高職英語的德育教學

教育論壇

作者:王麗虹

摘要:本文就高職外語教學進行德育展開討論,通過分析學科特點和知識載體的特殊性,提倡教師采用相關的教學方法和授課技巧促進學生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以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和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高職英語;德育

一、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同時,高等職業教育還承擔著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的重任。因此,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強調學生掌握以就業為導向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在人才培養方案建設中增加了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內容。聚焦高職外語教學,其目的是培養高職高專人才外語應用能力,同時也因教學內容和教學載體的特殊性,承擔著學生品德教育和情感健康發展的使命。高職外語教師在培養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同時,也應清醒地意識到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和傳播社會正能量更是高職外語教師肩負的特殊任務和崇高使命。

本文就高職外語教學進行德育展開討論,通過分析學科特點和知識載體的特殊性,提倡教師采用相關的教學方法和授課技巧促進學生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以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和就業競爭力。

二、學科特點對外語德育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

1. 英語語言技能學習要求學生了解英語文化的思維方式和社會規範

語言的作用不僅僅是話語雙方傳遞信息,更是文化的主要載體[1]。在實際溝通中,它在傳遞著語言使用者的思維方法和觀察世界的價值觀等文化信息。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英語的語音,詞彙和語法知識,並且在逐步掌握聽,說,讀,寫,譯的技能。這些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提高過程中,特別是與未來就業崗位相關的語言技能的應用更取決於學習者關於目的語文化常識的了解。

“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高職英語教學要求使教學內容限定在於學生所學專業相關的教學任務中,這些教學任務的設計目的是能在短期內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但做到在恰當的時候說出恰當的話,在恰當的場合寫出合乎規範的文字進行有效的溝通和表達,要求學生掌握語言所處的語境和相關背景知識。在高職英語課時少、任務重的現實中,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不能忽視跨文化交流內容的環節。英語教師的教學包括了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講解和就業崗位上工作任務相關的價值觀、法律或習俗規範等內容。課堂上無視語言背後的文化和語境,隻是單純地訓練語言技能,不利於教學目標的實現。

2. 高職教學目標要求教師客觀評價和合理滲透英語國家的諸多文化因素

高等職業教學的培養目標是造就適合崗位需求的高素質人才,依照高職2009年製定的公共英語教學要求,教學的的總目標概括為打好語言基礎,提高應用能力,聯係工作崗位,反映職業發展的需求。實施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英語閱讀、聽說、寫作材料包含著英語國家職場文化的方方麵麵,往往體現出中西方的工作崗位文化差異,傳遞著西方文化的價值體係,而由於高職實用為主的教學目的,學習材料缺少對西方社會文化不良因素的介紹和描述評述,這就造成學生吸收英語國家主流文化元素的同時,無緣接觸英語文化中的消極部分[2]。如果教師沒有及時有效地幹預和引導,學生掌握語言技能的同時也可能形成片麵消極的價值評判體係,甚至不能認同自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產生文化自卑感。例如美國的個人主義強調個人的身份、作用、個人的獨立性和自主選擇,學生不加以分辨地盲目吸收,極易造成我們強調群體意識的核心價值觀的缺失,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利己主義,在日常社會生活中就表現得獨立,但也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