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素質教育的理工科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的研究
教育論壇
作者:馬林 趙實 周彥北
摘要:理工科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對於理工科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對素質教育的探究也更加深入,本文主要的探究視角是理工科大學生在素質教育下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筆者在本文中主要從評價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心理素質方麵、交流溝通方麵、創新能力方麵以及動手實踐這四個方麵探究理工科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1]。
關鍵詞:素質教育;理工科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培養
0. 引言
隨著我國的經濟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應試教育已遠遠不能滿足我國的經濟和科技發展的需要。隨著我國學術界以及公眾對素質教育的認識逐漸加深,我國實行素質教育以及進行教育改革的呼聲也越來越高。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時代,競爭的核心實質上是人才的競爭,社會對人才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今的社會發展不僅需要專業型的人才,更需要複合型的人才,複合型的人才不僅具備專業的技術知識,同時也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1. 在素質教育要求下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對理工科大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作用
在素質教育的推行和要求下,21世紀所需要的人才是智商與情商兼備的複合型人才。智商主要指的就是一個學生的專業知識掌握能力、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等。情商主要是指一個學生對自我的認知能力、情緒的控製能力、人際關係的處理能力以及團隊的合作能力等方麵。智商和情商的高低體現了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的高低,也說明綜合素質的培養對於一個人的能力的高低影響大。在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理工科大學生不能僅僅滿足於學習好專業知識,更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創新能力、交流溝通的能力等,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提高不但有助於其適應素質教育的培養要求,也對理工科大學生畢業後進入社會、服務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理工科大學生自身要重視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訓練與培養,盡快讓自己成為一個複合型的適應時代要求的人才。
2. 探究理工科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要求
2.1心理素質是綜合素質和能力要求中的核心內容。所謂的心理素質是一個人發展的內部根據和內部動力,心理素質對一個人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對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心理素質也直接或者間接影響著一個人的專業技術知識學習以及實踐的創新能力,尤其是對實踐中的突發事件的應激性反應較影響較為明顯。心理素質的高低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要求的核心內容,為一個人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交流溝通能力的培養奠定一定的基礎,是發展其他能力的基礎和前提[2]。
2.2交流溝通能力是理工科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的基本要求。交流溝通能力是一個人在成長和發展中的基本能力,一個人能否將自己的思想與觀點明確、有效地傳遞給他人主要是看這個人是否有良好的交流溝通能力。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高速發展以及信息化的不斷加速,國家與國家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的良好交流與合作都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所以說有效的交流溝通能力是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我國的傳統教育過程中比較重視的是學生的應試能力和書寫能力,對於交流溝通能力的培養比較忽視。有很多的理工科的學生不能進行高效的溝通與交流,不能有效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思維,所以在素質教育的實行過程中要更加重視理工科大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的培養。
2.3創新能力是理工科大學生素質教育培養中綜合素質能力的靈魂。創新能力不僅是理工科大學生素質教育培養中綜合素質能力的靈魂,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進步和發展的靈魂。創新能力的培養與發展要適應現代知識型經濟發展的需要,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與進步也對人才的創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理工科大學生要發掘其巨大的創新潛能,為實現自我價值、服務社會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這也要求在素質教育過程中老師要時刻注重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潛能的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