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亦有,溯古難求
藝術之窗
作者:趙瑞
摘要:幾何圖形藝術語言起源於遠古時代當時人們通過繪製原始的圖形作為交流符號,在一個還沒有文字的時代,簡單圖形的繪製就是展示了它在人際交流中極其重要的一麵,向人們傳達著自己的意圖、表達著自己的情感。時代在一步步的發展,這些我們所謂的圖形裝飾形式也在逐漸的發展、演變。當我們在慨歎古人的巧奪天工的同時,不難發現,現代藝術中他們曾經留下輝煌的影子。本文將從古希臘幾何裝飾紋樣的背景、形態、演變出發,同時延展出古代中國設計中幾何紋樣的背景和應用。主要闡釋出古代幾何裝飾紋樣對現代標誌設計的影響。從而得出,設計不隻可以回歸曆史,也是在借古創今,不斷地發展。在當今多元化時代的推動下,創新亦有,但溯古難求。
關鍵詞:古希臘,古代中國,幾何紋樣,標誌設計
1.遠古時代裝飾藝術中幾何紋樣應用的概述
裝飾藝術,不論是作為一種藝術樣式或藝術門類,還是藝術實踐中的一種技巧或手法,從其發揮的社會作用看,在人類藝術史上都曾寫下輝煌篇章。秉承原始裝飾藝術意蘊和內涵,古希臘時代的古典裝飾藝術脫穎而出,不斷以各種簡繁多樣的風格和形式出現,並與人類同生同長,和諧發展。十九世紀以來,各種藝術思潮、藝術運動和流派紛呈,對裝飾藝術的理解和認識也大相徑庭。有人認為“裝飾是可有可無的”;也有人提倡“無裝飾的裝飾”,更有甚者,認為“裝飾是一種罪惡”。隨著新技術革命的到來和人們日益強化的回歸意識,古典裝飾作為設計思想和藝術情感,又被一些藝術家奉為創作瑰寶。
1.1古希臘裝飾藝術概述
1.1.1古希臘工藝設計中幾何紋樣的背景
古希臘的曆史忽悠卻也著傳奇般的色彩,一百年前,人們普遍認為希臘太古時代的曆史隻是一種幻想的神話而已。但自19世紀末德國學者謝裏曼對特洛伊等遺址的大量發發掘,以及後來英國考古學家在克裏特島上發掘取得的重大成果後,希臘的遠古傳說終於變為具有一定曆史真相性的現實,於是希臘的太古時代才具體的展現出來。荷馬時代的希臘人,已經開始使用鐵器,但青銅器仍占優勢。
古希臘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給人類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古希臘人的智慧和才能,不但表現在善於吸收周圍先進國家的文化成就上,而且在文字、文學、哲學、史學、建築、藝術等方麵亦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希臘文化的繁榮和昌盛,主要是以雅典等工商業城市為代表,而工藝、設計美術亦不例外。
希臘最早的陶器見於荷馬時期,荷馬時期的陶器裝飾是幾何形體的圖案為主,人們便把它們稱作“幾何紋樣”陶器。幾何紋樣似的陶器首先興盛於雅典,形態多樣,大小不一,最大的有等人之高。按照樣式,可以分為兩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以平行、交叉線、三角形、s紋和回形紋裝飾為主要特色。一般來講,強調器物裝飾構圖上的左右對稱,按照陶器的造型,有節奏地。分層次的布滿整個器壁或者主要部位,彼此相互呼應,統一而富有變化,形成有氣魄的圖案結構,從而獲得一種平衡、安定的效果。這一階段有種常見的構圖規律,即所謂的“三帶—同心圓式”。例如現藏在雅典凱拉麥克斯美術館的骨灰罐就屬於這種樣式的典型作品。還有《四馬蓋罐》在罐子土紅色底上描繪著幾何形花紋,花紋主要是由折線、菱形、平行斜線等組成,說明當時的工藝品已從純然的幾何形樣式再向新的樣式過度。第二階段:以圖案化的人物裝飾為特色,但是人物形象還是以幾何形體繪畫為主。主要取材於神話傳說或者日常生活的故事。包括《狩獵圖》、《陸海戰圖》、《葬禮圖》等等。
1.1.2古希臘工藝設計中幾何紋樣的發展
幾何形紋樣的起源和發展幾何紋樣起源很早世界各地的遠古文化中都存有大量的依據,而且至今仍廣泛應用經久不衰成為具有深層意義、源遠流長的紋飾符號。一幾何學及幾何形紋樣的關係幾何學是數學中最古老的分支之一幾何一詞是源於希臘文、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臘都是幾何學的重要發源地。在遠古時代人們在實踐中積累了十分豐富的各種平麵、直線、方、圓、長、短等。古希臘幾何學家歐幾裏得寫成了數學史上早期的巨著《幾何原本》。我國對幾何學研究也有很悠久的曆史從地下發掘出來的考古資料說明十萬年前的“河套人”己在骨器上刻有麥形的花紋石器時代的各種工具也都具有一定的幾何形狀。殷代以前的陶器上已有許多幾何紋樣殷代的甲骨文已經有了“規”、“矩”二字《史記》中也提到禹治水時“左準繩右規矩”即一手拿畫方圓的工具一手拿定平直的工具來進行測量和設計工作可見我國人民很早以前就在勞動中認識了簡單的幾何圖形掌握了繪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