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逆境情商課——培養逆商,讓內心變強大(2)(1 / 3)

課堂收獲

困難也害怕比它還堅強的人,當麵對困難的時候,你能夠坦然、豁達地麵對它,就會將判斷錯誤的概率降低,成功的概率就會上升。當一個人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能冷靜地處理,而且心態不好,非常消極,那麼困難也會“欺負”他,就會讓事情越變越糟。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肯定都會心情不好,情緒低落,可是,要強迫自己堅強,讓自己直麵困難,克服它,最終取得成功。

挫折可以讓你的逆商增值

不因一時的挫折停止嚐試的人,永遠不會失敗。

——哈佛格言

哈佛大學有個著名的成功理論:失敗和暫時的挫折有極大的差別,了解兩者的不同,才能成功。挫折是每個人都會經曆的,不管是默默無聞的人,還是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學家。就像愛迪生,他曾經也有非常窮困潦倒的時候。

那時候的愛迪生來到紐約,投奔自己的朋友,身上一分錢都沒有,他饑腸轆轆地來到朋友那裏,才知道朋友也在失業,巨大的失敗和無助籠罩著他,他有些走投無路。好在後來他找到了一份工作,老板對他也不錯,漸漸地,他才有了繼續做實驗的動力和資本,也才有了後來的電燈、電話等的發明。

愛迪生在發明電燈的時候也非常不順利,可以說,很多科學家和發明家,他們的生活都非常枯燥,因為每天除了自己的專業和實驗,他們幾乎沒有太多的人際交往,性格也多是非常孤僻的,沒有太多的朋友,這樣才能有更多的精力用來研究。這樣的人,他們隻能對著自己的實驗品和發明品傾訴。18世紀的時候,人們用的都是煤氣燈,非常不安全,所以愛迪生決定發明電燈。他做了1600多次耐熱材料實驗,以及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經曆了多次的實驗,才做出了第一個碳絲燈泡,這種材料的燈泡可以一次燃燒40多個小時,但是他仍然不滿足,在尋找其他材料來做燈泡的過程中,他經曆了多次失敗,可是,他依然堅持著,終於找到了鎢絲,讓電燈持續燃燒1000多個小時,這才使得我們有了今天這樣的光明。所以,哈佛還有一句名言說:“一般人”隻失敗一次就放棄,所以“一般人”很多,而愛迪生隻有一個。

課堂收獲

通往成功的路,往往很漫長,如果走到一半你就拐彎或者不走了,那你永遠也找不到它。失敗和挫折是不一樣的,即便是失敗了,還可以從頭再來,何況隻是短暫的挫折呢?要分得清自己有沒有繼續成功的資本,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讓人一蹶不振的,隻要自己有一顆永不放棄的心,即便麵臨挫折和失敗的痛苦,依然能夠繼續前行,那麼你距離成功已經是一步之遙了。不要放棄每一個挫折給你帶來的指引力量。

苦難是一種財富

學習失敗,否則失敗於學習。

——沙哈爾(哈佛心理學教授)

有人說挫折是一種劫難,有人說挫折是一種財富。其實挫折就是挫折,它本身並不會改變。是財富還是劫難,區別就在於人們看待它的角度。因為角度不同,本身不會變的挫折就擁有了改變人命運軌跡的力量。看到劫難的人注定滿心苦悶、絕望,他生命的明天也將是灰蒙蒙的一片;看到財富的人必將欣喜滿滿、信心滿滿,生命中每一個日子都會被陽光灑滿。

泰勒·本·沙哈爾,哈佛大學的著名教授,他就是一個能讓別人在挫折麵前看到財富的人。大家都覺得他是一個奇妙的人,能夠讓所有的學生都邁著春天般的步子離開課堂則正是他的奇妙之處。

偉大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拿破侖說過:“人,是從苦難中滋長起來的。”這說明,苦難是一種養料,能夠促進人的成長;也是一種財富,能讓人富有。有一位演講家曾經做了一次特別的演講,讓人受益匪淺。他來到現場後,一句題外話都沒有,手裏拿著一張20美元的鈔票,大聲地對著會議室裏的幾百個人說:“誰想要這20美元?”大家一開始都沒有弄清楚他想幹什麼,可是來聽演講,還能白白地得到錢,大家紛紛舉手了。

這位演講家看了看大家,微微一笑,把錢放在了自己的手裏,用力地揉了揉,這20美元馬上就皺了,他還特意用力地把錢團成一團後,再慢慢地展開,接著問大家:“現在還有人要嗎?”結果依然有人舉手,示意自己想要。這位演講家又笑了笑,沒有回答那些人,而是說了另一句話:“現在請大家允許我做一件事!”然後他把錢放在了腳底下,用力地踩了踩,剛剛還嶄新的一張紙幣,馬上就又髒又皺了。他彎下身把錢拿起來,問道:“有誰要?”這時,還是有人舉起手來。這位演講家走過去,把錢送了出去。回到台上後,他對著幾百人說:“大家知道為什麼又髒又皺的鈔票仍然有人要嗎?很簡單,因為這20美元,無論怎麼髒,它都還是20美元,沒有貶值,無論它經曆什麼苦難,它還是值20美元。其實人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