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卷首

別賴高科技

科技隻是工具,

讓世態更炎涼,還是讓生活更美好,

你得看操縱工具的人心。

一個朋友去參加活動,遇到個長得順眼聊得不錯的人,十分鍾後互換通聯,倆人用微信掃了掃,喜劇一幕出現了。“我們倆早就加上了,昨天他還在我朋友圈點過讚。”朋友用一分鍾飛快講完這事,用五分鍾感慨,“以前是關上門,不知道鄰居是誰,現在是不拿手機,不知道對麵是誰,都讓高科技鬧的。”此科技一罪。

另外一個朋友看完新聞跑來吐槽:“有個女子報複消費,花2萬買鞋都貼在車上。”槽點是“禍禍人都沒有殺傷力,要我,就一麵貼滿xx鏡頭,一麵全貼xx筆記本(涉及品牌,此處省略50字)……”朋友是數碼控,“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的踐行者。在朋友的敵人—比如他女友眼中,科技在勾起欲望方麵,罪大惡極。釋迦摩尼佛住世時,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有佛爺的清貧標杆在,物質追求成了凡人標誌,落了下乘,所以不斷激起人們購買欲的高科技,成為仇恨目標,一點也不奇怪。

其實《阿彌陀經》裏有對極樂世界的敘述,地是“黃金布地”,房子是“七寶樓閣”,“四邊階道,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等寶合成”,“思衣得衣”“飛行自在”……房子、地什麼的,涉及建築裝修,先不管,“思衣得衣”和“飛行自在”分明就是高科技了,3D打印機已經可以實現成衣打印,坐個飛機也不是什麼難事。話說佛爺都黃金鋪地,七寶加持,咱整個三星,弄個土豪金,不過分吧。

這期雜誌,編輯們就本著讓生活更美好的心,用勵誌的技術宅故事和貼心的高科技裝備,努力為科技正名:經常被同學欺負的穆斯克同學,用8年時間研發出最便宜的運載火箭,用5年時間製造量產純電動汽車,是電影《鋼鐵俠》主角的靈感之一;智能項鏈,可以時刻關注的頸椎健康……科技其實並沒有冷漠了世界,我們隻是看到了他冰若城牆的那一麵,卻無視了時刻就在身邊宛如空氣般存在的溫暖。

除了溫暖還有自由。

以前沒有網絡和及時通訊的時代,想發表下自己的想法,成本太高,比如心靈雞湯,誰理你?非得先和別人混個臉熟,喝酒吃肉,人家才能聽聽你在說什麼。在現實社會裏,大部分時候,你多大,有什麼成就,多大的權勢,都影響了你的意見發表和反饋,所以我們不得不去想辦法維護關係。網絡就不一樣了,這簡直是一種顛覆的魅力。我們不再需要證明自己的社會地位,隻需要遵從自己的內心。話不投機的人,可以拍磚,可以拉黑不理睬—很直接。這種輕鬆比現實中的一些虛情假意有意思的多。人們不用再維係一些不必要的圈子,比如不用再為了吹牛去認識什麼朋友的朋友,不用在宴會上,發現一桌人全都麵目可憎又不好意思先走隻能硬耗,或者心裏反對某人的思想卻又礙於臉麵不得不聽。

想表達思想,隻需要發貼或者回留言就可以了,無法接受的思想,也可以隨時隨地地反駁,享受不同意見之間的交流,甚至可以不用知道那些思想的實體是誰。這簡直太棒了。那些素未蒙麵的人,有的發展到線下的好朋友,有的相忘於江湖,輕鬆隨意—這種人際關係對於我來說,是一種美好的顛覆,這才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樂趣,起碼對於我來說,這很美好。

有的人永遠不用見麵,卻可以惺惺相惜,這才是科技改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