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
敲門聲忽然打斷了歐陽鬆的思路。
“進來!”歐陽鬆不愉快地說道。
“歐陽局長,你安排我草擬的關於我們局機關工作人員精簡的方案,我已經草擬好了,現在,請你過目。”縣財政局辦公室楊主任滿臉堆笑地必恭必敬地立在門口,雙手捧著文件稿。
“寫好啦?這點小事就不用現在打擾我了,送到熊副局長那裏去就行了。”
歐陽鬆仍然背著手站立在窗前,他沒有轉身,隻是調頭瞧了瞧楊主任,連稿子也沒盯一眼,鐵青著臉吩咐到。
“好的,好的,我馬上就給熊局長——啊不,熊副局長那裏送去,馬上!”見歐陽鬆鐵青著臉,楊主任趕緊退出門去。
楊主任的出現,雖然又馬上消失了,但是,歐陽鬆卻不能再集中精力來思考北海的事,這點,很讓他感到惱火。
是的,關於局裏精簡機關人員的事很讓他傷了一番腦筋:局機關裏八個科室共計四十五名幹部(除去歐陽鬆和三名副局長外)。如果比照縣委、縣政府轉發的國務院的文件精神,本次,機關裏一共將精簡十九名人員下來。當然,其中有四人屬於年齡或工齡符合退休條件的,實際將精簡人員十五人。
“隻要有利於把人員減下去,辦法麼,由各單位靈活掌握!”這是縣委、縣政府關於這次的機構和人員的精簡的總政策。於是,歐陽鬆便把這個文件精神加以靈活運用,最終找到了裁減人員工作的路子——全局實行局長負責製,然後,由局長選副局長和各科室的負責人;之後,又各科室負責人上報、挑選本科室的留守人員。這次精簡的人數是確定了的,未被選上的,則實行自動下崗,下崗人員在領完半年的工資後,將自動從局機關裏消失,然後,不知哪一天,又在某個事業單位的辦公室裏冒出來!
這次,全局根據他的號召開始進行精簡,他到很快就把副職和各科室的負責人挑選好了,但是,在接下來的各科室負責人選本科室的股員時,其它七個科室進展還算順利,隻有局辦公室的工作還沒有完全落實。因此,歐陽鬆對楊主任的工作能力有些凝慮。但是,在自己仔細分析過後,他便對楊主任有些諒解了。因為,局辦公室的情況,的確比較複雜——局辦公室裏共有三名幹部,如果按照這次的文件精神,這三人中,至少有一人將被精簡。但是,到底精簡誰呢?不要說楊主任確定不了,就連歐陽鬆局長也很有些犯難。
主任楊心海是縣委組織部代部長的郎舅,現年五十四歲,高小未畢業但卻在兩年前花錢買了個大專文憑,差一年夠實際退休年紀;副主任是名女同誌,名叫李劍容,現年三十二歲,乃縣政府辦公室主任朱萬懷的侄女,高中文化,也在兩年前花錢買了個電大的大專文憑;另外一名就是歐陽鬆任局長後,於去年親自從人事部門要來的西南財經大學的本科畢業生小薑,男,現年二十五歲,陵州市禾木鎮人氏。
小薑不僅是全局裏正宗的財經“專家”,還是局辦公室裏的一名秀才,有一手漂亮的好字,文章也寫得相當好。雖然他象歐陽鬆自己未與史家建立關係以前那樣,在雲江毫無‘關係’可言,但是,歐陽鬆還是很喜歡小薑的。自從來到縣財政局辦公室工作以來,小薑積極肯幹,工作踏踏實實,並嚴格遵守各項規章製度。他一個人不僅全部包攬了局辦公室裏的一切材料寫作(楊心海和李劍容根本就不會寫材料,隻不過是借了代部長和朱萬懷的關係而在此乘涼而已),偶爾,其它科室的同誌找上門來,他也會樂意代勞。而且,從不多言多語,也不計較個人得失。因此,全局裏,絕大多數人都很喜歡他。即便有部分疾賢妒能的人,當他們偶爾良心發現的時候,也會覺得他算是個‘好人’,隻是不‘好意思’表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