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些充滿信心的人來說,他們不介意暫時的失敗,懷著百折不撓的堅定意誌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自信是他們的一種性格,這種性格會引導他們走向成功。
自信創造成功
成功學的創始人章破侖·希爾說:“自信,是人類運用和駕馭宇宙無窮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跡’的根基,是所有科學法則無法分析的玄妙神跡的發源地。”奧裏森?馬登也說過這樣一段耐人尋味的話:“如果我們分析一下那些卓越人物的人格物質,就會看到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在開始做事前,總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排除一切艱難險阻,直到勝利!”
自信的確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一個人的成功,從不少人的創業史上我們都可見一斑。自信可以從困境中把人解救出來,可以使人在黑暗中看到成功的光芒,可以賦予人奮鬥的動力。或許可以這麼說:“擁有自信,就擁有了成功的一半。”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從繁華的大上海“插隊”到吉林省延吉市三道灣鎮東溝村。春天鏟地,頭上包著紗布還被蚊子叮得滿頭冒火;夏天種穀子,蹲著跪著爬著,一頭汗,滿臉泥;采石頭,把繩子拴在腰間,從山上吊下去,用鋼棍把石頭撬下來……這位上海少年插隊六年半,幾乎幹過所有的農活:鋤地、扶犁、趕馬車……
1974年,吃苦耐勞的他被鄉親們選為生產隊長。他問黨支部書記:“我爸媽都是反革命,鐵案,你知道嗎?”黨支書回答:“支部早就知道,重用你是因為你幹得好,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別耷拉腦袋,不定哪天,你爸媽又成了功臣呢。”支書的話給了少年極大的自信和勇氣,並且他一生都深深感謝東溝村那些樸實可愛的鄉親們。
1975年,作為全省唯一一名家庭出身不好的人,他被鄉親們推薦進東北林業大學學習。他很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四年後,考上同濟大學的研究生。緊接著,國門重開,研究生畢業留校的他“記不得到底經曆了幾輪考試”,最終獲得了世界銀行的獎學金。1984年,他留學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該校有個規定,凡是外國留學生人校都先要進行德語入學考試。年輕氣盛的他不服氣:我的德語這麼好,為什麼還要參加德語考試?
學校外辦的老師很驚訝:二百多年了,來這裏的外國留學生不知道有多少,但從來沒有人說德語好到不需要考試的地步!但經過他用德語毫不妥協的“攻關”之後,外辦老師安排了幾個教授和他聊,整整一個小時,問了很多問題。結果,他用德語回答,對答如流,讓教授們心服口服,同意免試,真的成了克勞斯塔爾大學曆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參加德語考試而直接入學的外國留學生。
當年的少年,一路走來,他在奧迪汽車公司工作了10年,得到了德國汽車工業同行的肯定和讚賞。2004年他被任命為同濟大學校長,如今已成為中國科技部部長。他就是自信“煉成”的萬鋼。
自信是靈魂的鈣質,人生的脊梁。一個人缺乏自信,前怕狼,後怕虎,戴上了心理的鐐銬,畏縮不前,拒絕了超常的努力,便難有大的作為。當年不幸身患“腿部麻痹症”的羅斯福,第一次競選總統時,對助選委員說:“你們布置一個大講台,我要讓所有的選民看到我這個患麻痹症的人,可以走到前麵演講,不需要任何拐杖。”當天,他穿著筆挺的西裝,麵容充滿自信,從後台走上演講台。他的腳步聲,讓每個美國人深深地感受到他頑強的意誌和十足的信心。最後,他成為美國曆史上唯一一位連任四屆的偉大總統。
這就是自信的力量。自信,可以使人振奮精神,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在生活的舞台上,展現自我,精彩亮相,創造出人生的奇跡。
勇者無敵
“勇者無敵”自古有之,雖然沒那麼誇張,但至少某些領域也應該作為權威了。想想曆來那些不同領域的大家,那個不是以“恒”貫穿自己經曆的始終。而在他們看來說是“習慣”更為貼切,在他們看來自己所做的沒有什麼刻意的成分,很自然。他們把對工作、對事業的追求,慢慢融入到自己生活當中,使“恒”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一個日本男孩,自幼酷愛自然,喜愛畫畫。十二三歲時,因家境貧困,為了求生,來到井山寶福寺出家為僧。但是,他常為了習畫而誤了誦經,以至觸犯了長老。
為此,長老嚴令他不準在寺內作畫。這孩子割舍不下自己的愛好,仍然時常為了作畫觸犯佛門聖規。長老氣極了,竟令人用繩子將他反綁在寺院的柱子上。男孩的傷心之淚滴落腳下,不料卻觸發了創作靈感,他用大腳趾蘸著淚水,畫出了一隻活靈活現的老鼠。
這種無以複加的癡情、專注使長老大為震撼。他立即令僧徒給男孩鬆綁,並從此不再幹涉他作畫。對作畫一往情深的孩子,經過身心的磨礪,對大自然的風骨、神韻終獲不同凡響的理解,創立了獨樹一幟的流派,成為日本水墨畫的開山鼻祖,他就是16世紀中葉的日本畫聖雪舟。雪舟以他的熱情和執著,終於成就了自己無比絢爛的人生。
這也使人想起了美國的新聞、出版及服飾化妝品產業巨子約翰?H?約翰遜。1942年,24歲的約翰遜在芝加哥創辦雜誌《黑人文摘》之初,為了擴大影響,增加發行最,他決定組織一係列以“假如我是黑人”為題的文章,把一名白人放在黑人的地位,設身處地地嚴肅看待這一問題。他想請羅斯福總統的夫人埃莉諾來寫這篇文章是最好不過了,於是他給她寫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