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為什麼呢?
故事中的楚文,正是沒有弄清楚座次的安排,不知道“以右為尊”的乘車禮儀,示意馬力做在左側,那麼他無疑就坐了右側,造成了主客作詞顛倒,他的無知卻讓馬力感受到了一種不尊重,感受不到楚文一方的誠意,沒有誠意的生意還怎麼談得下去呢?所以馬力才會憤憤地離開了。
在商務活動中,尤其是前去迎接外地原來的客戶時,不可避免地要客戶一起乘車,這時,謹遵乘車的座次安排,更能延續客戶對你的好印象,增進彼此的好感,利於促進商談的順利。
當與客戶一起乘車時,如果乘坐的是前後兩排4個座位的轎車,一般司機側後靠門的坐位是上座,是主賓的位置。司機正後麵的次之,是主要陪同人員的座位。司機旁邊的位置是最低級的座位,一般是由秘書、向導或警衛人員來坐。上車時,應請客戶從右側門上車。陪同者要從左側門上車,避免從客戶座前穿過。如果客戶先上車,坐到了陪同人員的位置上,也沒有必要請上司或客人挪動位置。車門應由低位者關上。下車時由最低位者先下車,打開車門等候其他人下車。
與女性客戶一起乘車時,不論她的職務高低,一律先讓女性上車,男性坐在她的左邊。如果是接待人員親自駕車,客戶則要坐在司機旁邊的位置上,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上下車的正確姿勢是要側著身體向前移動,下車時靠近車門後,再從容下車。
乘坐飛機或火車時,靠窗的位置是上座,向著前進的方向則更好。如果火車是四人對座,向著前進方向靠窗的是第一位,對麵的是第二位,第一位的旁邊是第三位,對麵的是第四位,
如果是六人對座的位置,前進方向的中間為第五位,對麵的為第六位。
在生活中,座位的分配也許不過是一件小事,然而在商務應酬中,常常是細節決定成敗,座次的安排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造成不必要的利益損失。所以,在商務活動中,一定要謹慎安排座次,不要一不小心,為客戶拉開了“左側的車門”,為自己的生意種下惡果。
商務見麵,別隨意來個擁抱
在中國,如果你在商務見麵給對方來個擁抱禮,不僅不會表現出你的真誠熱情,反而讓對方對你的品性暗自生疑,為彼此的合作蒙上一層心理陰影。
龐傑是自小在美國長大的華人,漢語說得倒還流利,卻對中國的禮儀知識所知甚少。一次,他被公司派到中國上海出差,和上海的一家公司簽訂一個合同。
上海的公司派出市場部經理劉安娜前來迎接龐傑,一出安檢口,龐傑就看見了舉著自己名字牌的劉安娜,他快步走過去,雙方自我介紹之後,龐傑就給了劉安娜一個大大的擁抱,讓劉安南驚慌不已,以為他借機“揩油”,品行不良,對他心生惡感。
在隨後的商談中,多次磨合未果,主要是劉安娜在其中百般阻難,這讓龐傑很是苦惱,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哪裏得罪了她。後來,從旁人的口中,龐傑才知道原來是他那個“擁抱”惹的禍。為此,他請人從中調解,才最終解除了這個誤會,和劉安娜言歸於好,也順利簽下了合同。
生活中,因為中外禮節不同鬧出笑話的事情屢見不鮮,商務應酬場上,因為彼此禮節不同而失禮於人的現象也時有發生。而現在的許多年輕白領,以行洋禮、過洋節為榮,許多時候都是一副歐美式做派,常常忘卻了中國自身的禮儀,鬧出了不少的笑話,也錯過了不少的商機。
所以,要想做商務應酬“達人”,商務人士需要了解下麵幾種常見的商務會麵行禮方式,因人而異、因地而異,選擇適宜的行禮方式,才不至於引起對方的反感,貽害合作良機。
1. 握手禮
在商務會麵中,握手是最為常用的一種禮節。各國首腦之間會晤之時也都是以握手行禮,足可見握手禮的重要性。正確的握手禮方式是:伸出右手,以手指稍用力握住對方的手掌持續1~3秒鍾,雙目注視對方,麵帶笑容,上身要略微前傾,頭要微低。
2. 拱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