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不經意”,實則是“有意”
俗語常說:“不招人妒是庸才”,但在商務應酬中,鋒芒畢露而招人妒恨的人卻並非天才之列的優秀人士,而被歸入了蠢材一類,因為:真正的商務應酬高手往往在積極爭取往上前進的同時,還能很自然地表現出一副“隻問耕耘,不問收獲”的超然態度,在“不經意”間取得成功,而又不為人所妒。因此,商務應酬之中,人們需要學會運用“不經意”這門應酬藝術。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斯大林受“自我尊嚴”的驅使,很難接受別人的意見,“唯我獨尊”的個性使他不允許世界上有比他高明的人。莫斯科保衛戰前夕,大本營總參謀長朱可夫將軍曾建議“放棄基輔城”,以免遭德軍的“合圍”。這是一個很有戰略眼光的建議,但斯大林聽不進去,當麵罵朱可夫“胡說八道”,並把朱可夫趕出了大本營。不久,基輔遭德軍合圍,守城的精銳部隊全軍覆沒。等到斯大林對朱可夫說“你是對的”時早已沒任何意義了。但是,蘇軍大本營總參謀長華西裏耶夫斯基,卻往往能用他獨特的進言策略,使斯大林不知不覺采納他的意見。
在斯大林與華西裏耶夫斯基的“閑聊”中,華西裏耶夫斯基往往“不經意”地“順便”說說軍事問題,既不鄭重其事也不頭頭是道。但奇妙的是,等他走了以後,斯大林便會想出一個好計劃。不久,斯大林便會在軍事會議上提出這個計劃。大家都驚訝斯大林的深謀遠慮,紛紛稱讚。斯大林十分高興。而華西裏耶夫斯基本人,也與大家一樣顯得驚異,並與眾人一道表示讚歎折服。這樣,沒有人想到這是華西裏耶夫斯基的主意,甚至斯大林本人也不這樣想。但是,上帝清楚,統帥部實施的是華西裏耶夫斯基的計劃。
在軍事會議上,華西裏耶夫斯基常用令人啼笑皆非的方式進言。他首先口齒不清,沒有條理地講三條正確的意見,因為他的座位通常靠近斯大林,所以隻要使斯大林一個人明白他的意思就行了。接著他又畫蛇添足地講兩條錯誤的意見。這會兒,他來了精神,條理清楚,聲音洪亮,振振有詞,必欲使這兩條錯誤意見的全部荒謬處都明明白白才肯罷休。這往往使在場的人心驚膽戰。
等到斯大林定奪時,自然首先批判華西裏耶夫斯基的那兩條錯誤意見。斯大林往往批判得痛快淋漓,心情舒暢。接著,斯大林逐條逐句、清晰明白地闡述他的決策。他當然完全不像華西裏耶夫斯基那樣詞不達意、含混不清。但華西裏耶夫斯基心裏明白,斯大林正在闡述他剛剛表達的那幾點意見,當然是經過加工、潤色了的。不過,這時誰也不再追究斯大林的意見是從哪裏來的。
這樣一來,華西裏耶夫斯基的意見也就移植到斯大林心裏,變成了斯大林的東西,因而得以實施。
華西裏耶夫斯基運用的就是一種看似“不經意”,卻很有效用的智慧,這無疑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商務應酬之中,許多人總是極力表現出自己的自信,甚至達到了自傲的程度,他們總以為“我是天下第一”,“最了不起”,把自我抬得太高,而對別人卻視而不見,不屑一顧。然而,這種話過分的自信常常傷害、打擊了別人的虛榮心,引起別人的方案和憎恨,而結果當然是自己也沒有得到想要的商業利益。隻有那些看似普通隨意,懂得抬高他人,在“不經意”中讓對方唱“主角”的人,才是真正操控商務應酬大局的人。
適時幫人一把,也就幫了自己
古語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往往一些原本你並沒有在意回報的幫助,能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和幸運。盡管商務應酬往往具有極強的目的性,但也要增加一點人情味,懂得適時對他人伸出援手,為他人解困,所以說,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