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一言興邦。可見,說話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說話是人與人交流的一種主要方式。善於說話的人往往能夠左右逢源,而不善於說話的人往往會四處碰壁。因此鍛煉一個人的說話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說話,人人都能說,但未必人人都會說,說得恰到好處,說得有水平。當一個人認為自己很會說話的時候,或許隻不過是小聰明在作怪。這種聰明機靈還不算是會說話的範疇。
老狐狸認為,一個人要想把話說好,就必須遵循一些法則。在這些法則的指導下,自然能夠在人群中遊刃有餘。具體來說這些法則主要涵蓋了六個方麵:謹慎、時機、底氣、氛圍、換位和自製等。這六個方麵也是說話藝術的六個結點。
謹慎意味著重要性。不懂得謹慎原則,輕率武斷、信口開河的人不僅不會得到別人的信任,而且還容易給自己招致禍患。謹慎不僅是一種原則,而且是一種習慣。說話謹慎是人們在日積月累中沉澱下來的習慣,是很多經驗和教訓的總結。謹慎主要包括兩方麵:一是不要信口開河,二是不要恣意談論是非。話一出口,覆水難收,一個人信口開河的時候就容易說出很多不該說的話,這些話也很容易在人群中傳播開來。有些話,就像蝴蝶效應一樣,本來是很微不足道地扇動一下翅膀,結果引起了一場海嘯。而恣意談論是非,更是容易把自己卷入到是非圈中。人對人的看法容易產生偏見,基於此,人和人之間的是非又怎麼能那麼輕易說清楚呢?如果開口閉口談論是非,不僅證明自己淺薄,而且還會給自己帶來危險。
好的時機,意味著事半功倍。說話必須選擇時機,時機就是形勢,就是機會。時機選對了,話說出來就容易被人接受。時機選錯了,再怎麼解釋也是越描越黑。與人交談,一個恰當的時機不僅出現在別人需求最強烈時,而且也出現在別人感到高興的時候。為此,時機是可以創造的,一方麵在於吊起他們的胃口,另一方麵在於讓他們感到高興,比如欣賞他們的成就等。當時機適合時,應緊緊抓住,一往無前,趁熱打鐵,達到談話效果;當時機不合適時,不妨暫時沉默,或者通過行動來表達,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
底氣十足,談話就容易產生熱情。如果一個人談話總是畏首畏尾,生怕自己說錯了話,或者生怕別人反駁,那麼他肯定無法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說話一定要有自信,當然也應該謙虛,在自信和謙虛中求得平衡。要增強自己說話的底氣,不妨使用一些故事和道理。當然,底氣不是說理,要學會以情動人。同時底氣也並不意味著咄咄逼人。一個咄咄逼人、不給別人台階下的人很難將談話進行下去。有底氣的人如果說是強者的話,那麼正如我們所知,真正強大的人往往是溫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