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放飛在鐵路的天地
微觀天下
作者:王星惠
我的姥爺是個”老鐵路”,是火車司機出身,那個時候他開得還是蒸汽機車。我很小的時候,姥姥或者媽媽常抱著我看火車,自豪地告訴我,姥爺曾經是火車的司機,現在不當火車司機了,就選中了當火車司機的爸爸接他的班開火車,媽媽也在姥爺的單位上班,但沒有機會當司機。在一個休息日,姥爺領著我到單位看火車。當時我看到那麼大一個房子裏有那麼多火車很驚訝。看著那樣一個大物趴在那裏,冒出的熱氣像白雲飄飄,喘氣的聲音像號角嘹亮,跑起來的速度飛一樣快,一會兒就在眼前消失了,他還會跑到好遠好遠的地方。一種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我就想媽媽為什麼當不了司機呢,我就要像姥爺、爸爸一樣當司機駕馭這個龐然大物。這樣想著,喜歡畫畫的我就在姥爺辦公室畫了一幅畫:姥爺、爸爸和我各自駕駛一列火車,而我駕駛的火車像火箭一樣在天上飛。起了個題目:姥爺、爸爸和我。姥爺看後,稱讚我說“像鐵路的孫女”。
我懂事了,父親不當司機了,到很遠的城市讀書,一讀就是幾年,說是為了更好地為鐵路服務。當時我家的環境不是很好,房子有些陳舊,隔音效果也很差,每個夏天我都可以清楚的聽到外麵滴滴答答的雨聲,每個季節都伴隨著轟轟隆隆的火車聲。看媽媽收拾東西,就知道爸爸又回學校上學了。那時候我看見別的小朋友是爸爸媽媽一起接送去幼兒園,我說最大的心願就是像別的小朋友一樣,坐在爸爸的自行車後麵去幼兒園。我過生日那天爸爸真的回來了,騎著他那輛複古又陳舊的老式自行車送我去幼兒園,他還帶著我在門口徘徊很久才進去,為了讓別的小朋友看見,不再被他們笑話沒有爸爸。以後的每個周末,我爸都準時接我,在我的幼小心靈中我感到我的童年幸福美滿。直到高中的一天,我因晚上睡得晚不願起床,我媽對我說;“當年你爸為了接你放學,每次都錯過下午的火車,坐半夜車回學校,整整三年啊”,我驚呆了,再也沒有困意。對父親,我實在慚愧得說不出話來。父親的愛,就像大山一樣,高大而堅定,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語,沒有親昵的動作,但總是沉甸甸的。
剛上高中的我,像所有孩子一樣是人生中最叛逆的時候。她也像所有媽媽一樣為我的學習絞盡腦汁!那時候她為了我的學習拿出一半的工資為我請家教,那時候家裏並不富裕,我補課的費用是家裏最大的開支。青春期的我偶爾也想買件新衣服,媽媽盡管手頭不寬裕,但還是盡可能滿足我,但當時我卻忽視了她那件穿了幾年即使起球也舍不得換掉的過時舊毛衣。我的媽媽善良賢惠,每次都多給家教一些補課費,對於我的不解,她總是摸摸我的頭,出門在外不容易,能幫就幫幫他們,可是到了月末我家錢不夠花了,我就和媽媽一起到姥姥家蹭飯吃。媽媽的愛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宛轉悠揚,輕吟淺唱。
後來,我考上了大學,爸媽送我的路上,我無意間看到了他們頭上長出的白發,我好像一下長大了好幾歲。
大學畢業,姥爺和爸爸堅決支持我回到他們曾經工作的單位,我融入了鐵路這個半軍事化的行列。鐵路已經從蒸汽機車到電氣化機車再到高鐵動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每天上班都凝視段門前的雕塑,感受機務人負重進取、開拓奉獻的崇高境界。當年祖父輩們駕駛的蒸氣機車已經展列在段門前,從機車上斑斑鏽跡的曆史屐痕,仿佛看到了祖父輩走過的歲月,看到了一代代機務人的堅持,它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如果說鐵路的發展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賽,那麼我們就是這一代的接力人。我們趕上了高鐵時代,在這場劃時代的變革中,每時每刻都激勵我用一顆感恩於祖父輩的心去放飛理想,去實現自身的價值。是的,姥爺和父母陪著我在鐵路的變革中一點點長大,我將陪著姥爺和父母在鐵路的發展中一點點變老,我將踩著祖父輩的腳印讓他們看到中國鐵路在一步步走向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