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父子(1 / 2)

說完,宋青書不顧丐幫眾人與群豪嘩然,在峨嵋八女衛護下退回茅棚。群雄見到他適才這兩場頗為厲害,不願出來以身試法。過了片刻,宋青書又飄然出場,抱拳道:“在下休息已畢,更有哪一位英雄賜教。”範遙叫道:“讓我領教峨嵋派的絕學。”正要縱身而出,突然一個灰影一晃,站在宋青書之前,向範遙道:“範大師,請讓我一讓。”隻見此人氣度凝重,雙足不丁不八的站著,抱元守一,正是武當大俠宋遠橋。範遙見他已然搶出,又知他是教主的師伯,自不便與他相爭,說道:“範某今日有幸,得觀宋大俠武當神技。”宋遠橋道:“不敢。”

宋青書見自己父親上前,但見他屏息運氣,嚴陣臨敵,知道今日之事,已不再是武當山上授藝拆招,顯是氣急了自己,心中難過不知如何是好。宋遠橋抱拳道:“宋少俠請!”這一行禮,口中又如此稱呼,那是明明白白的顯示,他對宋青書不敢有絲毫輕視,卻也已無半分香火之情。宋青書一言不發,躬身行了一禮。宋遠橋呼的一掌,迎麵劈去。宋青書卻是隻守不攻,加上心中難過神思不屬,很快就落了下風,頃刻間腰腿間已分別中了一腿一掌,隻得連連倒退,竭力守住門戶。群雄全神貫注的瞧著二人相鬥,見宋遠橋越打越快,可是一招一式卻無不清清楚楚,便如擅於唱曲的名家,雖唱到了極快之處,但板眼吐字,仍是交代得幹淨利落,無半點模糊拖遝。群雄紛紛站起,有些站在後麵的,索性登上桌椅,心下盡皆讚歎:“武當宋大俠名不虛傳,這一口氣不停的急攻,招式竟全無重複。”虧得宋青書是武當嫡傳弟子,對宋遠橋拳腳中精微的變化都曾學過,隻是如此快鬥,卻是生平第一遭。廣場上黃塵飛揚,化成一團濃霧,將二人裹住。

猛聽得啪的一聲響,雙掌相交,宋遠橋與宋青書一齊向後躍開,兩團黃霧分了開來。宋遠橋尚未站定,複又猱身而前。這時宋青書生死係於一線,父親所使全是自幼練起的武當派功夫,拳腳招式盡皆了然於胸,知道每一招均是致命的殺著,心中十分焦慮難過,竟是不再反抗,想著自己這不孝子就死於爹爹掌下,把這命還給莫七叔好了。宋遠橋見宋青書忽然罷手不再防守,雖是恨極了他,也想過殺了這逆子給七弟報仇,但眼見著兒子就要死於自己掌下,亦是心存不舍。

驀地裏青影閃動,一條長鞭迎麵擊來。宋遠橋急忙後躍避過,那長鞭快速無倫的連連進招,正是峨嵋派掌門周芷若回護宋青書來了。宋遠橋急退三步。周芷若鞭法奇幻,三招間便已將他圈住,忽地軟鞭一抖,收了回來,左手抓住鞭梢,冷冷的道:“宋大俠,點到即止!他是你兒子!”

宋遠橋並不答話,長劍一舉,目視劍尖,心無旁鶩,跟著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說道:“掌門人請賜招!”他年紀雖比周芷若大得多,但周芷若此刻是峨嵋派掌門,他絲毫沒缺了禮數。俞蓮舟見他以“太極劍”起手式應敵,知道師哥這次是以師門絕學與強敵周旋,便緩緩向後退開。芷若道:“你進招吧!”宋遠橋心想對方出手如電,若被她一占先機,極難平反,當下左足踏上,劍交左手,一招“三環套月”,第一劍便虛虛實實,以左手劍攻敵,劍尖上光芒閃爍,嗤嗤嗤的發出輕微響聲。周芷若斜身閃開,宋遠橋跟著便是“大魁星”、“燕子抄水”,長劍在空中劃成大圈,右手劍訣戳出,竟似也發出嗤嗤微聲。芷若纖腰輕擺,一一避過,說道:“宋大俠,我讓你三招,以報昔日武當山上故人之情。”這“情”字一出口,軟鞭便如靈蛇顫動,直奔宋遠橋胸口。宋遠橋奔身向左,那軟鞭竟從半路彎將過來。宋遠橋一招“風擺荷葉”,長劍削出,鞭劍相交,輕輕擦的一響,隻覺虎口發熱,長劍險些兒脫手,心中大吃一驚:“我隻道她招式怪異,內力非我之敵,不料她內勁也這般深厚奇詭莫測。”當下凝神專誌,將一套太極劍法使得圓轉如意,嚴密異常的守住門戶。芷若手中的軟鞭猶似一條柔絲,竟如沒半分重量,身子忽東忽西,忽進忽退,身形飄逸如仙,步法看似淩亂又似隱含太儀八卦之象,十分好看又捉摸不定。旁觀群雄忍不住震天價喝了聲采。張無忌越看越奇,心想:“她如此使鞭,比之渡厄、渡難、渡劫三位高僧,又是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