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江西受困(2)(3 / 3)

兩次水陸失敗,使曾國藩很惱火。他決不相信,一個乳臭未幹的長毛匪首,能夠阻擋乘勝前進的王師。

水師被肢解,石達開二敗曾國藩

曾國藩做夢都沒想到,幾仗打下來,石達開這個太平天國的年輕王爺,已看穿了水師的致命弱點,要置他的性命所在——湘勇水師於死地。

石達開興奮而冷靜地對眾位將領說:“連日來,我用心觀看了曾妖的水師,見其裝備精良,指揮得法,是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我軍水師目前比不上他們,怪不得在長江上連連得手,耀武揚威。但是,曾妖水師有一個致命的薄弱之處,不知諸位看出沒有?”

眾位將領麵麵相覷,一齊搖頭。石達開繼續說:“曾妖水師中,長龍、快蟹大而笨,隻可用於指揮載重,卻不宜迅速移動,必須依靠舢板的靈巧機動,才能發揮戰鬥作用。反之,舢板離開長龍、快蟹也不能作戰。曾妖將大小戰船配合使用,相得益彰,這正是曾妖水師的最大長處。但天下事有一利則有一弊,倘若將其大小船分開,則都失去了作用。這叫作合則雙美,分則俱敗。”

眾將十分佩服石達開的卓見,但如何拆開呢?大家都望著翼王,知道他一定成竹在胸。

“曾妖水師自出長沙以來,轉戰千裏,連陷重鎮,僥幸獲勝,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整。屢勝則驕,驕則輕敵;久戰則疲,疲則鬆弛。故用兵,驕、疲為失敗之因。我這裏有個小小的計策,各位將軍看可用不可用?”

石達開將自己的主意說出,眾將都說好。

從第二天開始,九江、湖口、小池口、梅家洲各處太平軍一律遵循翼王將令,任水陸湘勇如何挑戰,一概置之不理。入夜,太平軍則派兵沿長江兩岸鳴鑼敲鼓,放出船到江中,將火箭、火球射入湘勇的戰船中,弄得湘勇夜夜驚恐,不得安寧。如此相持半個月,石達開估計曾國藩糧草將盡,軍心浮躁,便命羅大綱依計而行。

這天半夜,九江碼頭燈火昏暗,隱約可見江麵上一溜兒擺開了數十條貨船,一隊隊太平軍士兵一聲不響地扛著沉甸甸的麻袋,從城裏來到碼頭邊,踏過跳板,來到船艙。有些麻袋紮得不牢,雪白的大米漏出來,撒得滿地都是。將到淩晨,貨船上都壓著壘得高高的麻袋。

九江碼頭上的這個不尋常舉動,早已被湘勇斥候看在眼裏,報告了水師協統李孟群。

“滌帥,九江裝了滿滿四十條船的糧食,即將開船運往湖口。”李孟群忙將這個重要情報報告曾國藩。

“裝的都是糧食嗎?”曾國藩心中一動。

“都是頂好的大米,估計有七八十萬斤。”

湘勇在竹林店駐紮已近一個月,兩萬名水陸將士,一天要消耗四萬餘斤糧食。陳啟邁沒有提供軍糧,全靠他們自己在瑞昌、黃梅、廣濟一帶籌集。籌糧是件很難辦的事,軍中存糧隻夠三四天了。早聽得九江城裏糧草堆積如山,但城攻不下,一粒也得不到。現在這麼好的機會,如何能讓它錯過!見曾國藩沉默不語,李孟群著急了:

“滌帥,這事交給我去辦吧,四十條糧船,我叫它全部掉頭向竹林店開來。”

郭嵩燾、陳士傑也認為機會不可錯過,隻有彭玉麟提出不同的看法:“長毛是不是在釣魚?”

“我看不是。萬一情形不對,我再把人帶回來。”奪回這批糧食是個很大的功勞,李孟群要爭這個功。

軍中糧食匱缺,曾國藩何嚐不著急。此中是否有詐,他一時猶疑不定。但不管它詐在哪裏,搶回這批糧食,就是大勝利。

“鶴人,你帶三千水師,將這幾十船糧食全部搶回來。記住!務必速戰速決,快去快回。”

李孟群調出二百五十條舢板,興衝衝地離了竹林店。水勇們奮力劃船,順著水勢,舢板箭也似的飛向下遊。果然,李孟群看見前麵緩緩地走著一隊糧船,船上碼著整齊的麻袋,正向湖口方向駛去。李孟群揮動著表示加速的令旗,二百五十條舢板像端陽競渡,你追我趕,向糧船衝去。

羅大綱看著後麵來了一大片舢板,暗自欽佩翼王的謀算。他站在船頭,對著號筒大喊:“清妖來搶糧了,弟兄們快點劃!”

這是有意讓李孟群聽到。羅大綱號令一下,四十條糧船明顯地加快速度。江麵上,太平軍的糧船在前撥浪前進,湘勇的舢板在後窮追不舍,不知不覺來到湖口城邊。眼看就要追上了,隻見糧船向右一轉,一齊向鄱陽湖駛去。就要到手的糧食,豈能讓它眼睜睜地跑掉!李孟群仗著人多船多,也跟著進了鄱陽湖。誰知湘勇水師一進湖口,便突然從入口處駛出數百條戰船,將口子全部封鎖起來,康祿指揮火炮猛烈向舢板射擊。二百五十條舢板如同掉進鎖了口的袋子裏,再也無法出去了。這時,李孟群方知中計,便索性指揮舢板向湖心劃去。

一直到吃中飯時,尚不見李孟群回來,曾國藩急了,忙派飛騎前去打聽。很快回報,二百五十條舢板全部陷入鄱陽湖中。

正在這時,彭玉麟急匆匆地進來稟報:“滌丈,長毛的戰船向我們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