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案例既有共同之處——將工作的出發點、著力點、落腳點都體現在服務上,又各有特點——根據所在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特點、承擔的職責,找準開展服務、發揮作用的著力點,增強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有些部門把機關黨組織建設與業務工作、與發揮好部門的職能作用緊密結合起來。例如,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黨支部以基層群眾的需求為導向,助力破解科技服務三農“最後一公裏”。國家質檢總局常德市檢驗檢疫局黨支部發揮自身優勢,幫助石門縣成為湖南省首個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
有些省市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抓手,加強作風建設,增強黨員幹部的宗旨意識和群眾觀點,創新載體,落實黨員幹部直接聯係群眾製度,推動機關幹部深入基層、服務基層。例如,內蒙古自治區直屬機關工委通過開展“三到村三到戶”活動,推進服務型機關黨組織建設和黨員幹部直接聯係群眾製度的落實,促進機關作風的轉變。河北省直機關工委積極探索建立“服務清單”+“群眾點、及時送、重點幫、深入推”工作模式,竭誠為幹部職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用真情關愛溫暖幹部職工,用熱情幫扶感召群眾。
有的部門很早就建立了行政服務中心,為群眾提供一站式、一條龍的服務,來改進服務作風,提高服務能力,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如農業部辦公廳行政審批辦公室黨支部始終堅持以“便民、高效、規範、廉潔”為宗旨,著力深化行政審批製度改革和政務公開,打造了一個為民服務的窗口、一個勤政務實的平台、一支清正廉潔的隊伍。
對機關黨建工作創新發展的思考建議 殷切而厚重
與會代表普遍認為,研討會組織得力,主題好,開會時機好,與會代表精神麵貌好,並稱讚領導講話內容之實、會風之好前所未有。
代表們表示,紫光閣雜誌社突破了僅僅辦好雜誌的使命,通過主辦研討會搭建了全國機關黨建工作交流學習的平台。全國機關黨建係統上下沒關係、左右無聯係的情況下,對促進全國機關黨建工作的交流,擴大全國機關黨務幹部視野,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紫光閣雜誌社把大家組織起來深入學習研討,體現了擔當精神,希望今後能有更多類似的交流機會。
參會代表們也覺察到一些可喜的變化。比如,過去不少機關工委負責同誌多由年齡較長者擔任,十八大後,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年輕化的比例大大提升,越來越多年富力強的同誌擔任主要負責人,體現了各部門、各地黨委對機關黨建工作的重視。
半天的小組討論,彙聚了代表們對機關黨建工作的思考和建議。有的代表提出,全國黨的五級政權建設是完備的,但具體到全國機關黨建工作布局,卻是上下不統一,左右沒聯係,非常不利於工作開展,希望有關部門從頂層設計上加強對基層黨建工作的指導。
有的代表提出工委主要負責人設置不同的問題。各省、地市工委書記有的是常委、秘書長兼任,有的是組織部副部長兼任,有的是黨委副秘書長兼任,也有專職的,全國上下不統一。代表們認為,從發揮好機關黨建工作的作用上,工委書記應該怎麼設更合理、更有利於工作的推動,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探索。
許多代表希望,中央組織部對中央直屬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開展《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落實情況的檢查時,不能僅僅要求各省市自查,還應該認真細致地組織對各省市進行檢查。要通過檢查推動條例的貫徹落實,特別是推動解決各省區市在機關黨建工作中遇到的,而自身又無法提出、無法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