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對《條例》沒有涉及、實踐中缺位的製度,要梳理分類,根據需要和可能,組織力量攻關,體現製度建設的與時俱進。“理論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樹常青”。我們正在進行著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黨強調依法治國、依規治黨。麵臨這樣的新形勢新任務,迫切需要源源不斷的製度供給,以滿足機關黨建日益增加的製度需求。而近年各部門黨組織的製度探索、創新活動非常活躍,產生了並還在繼續產生許多創新的成果,應當很好地加以發掘和整理。條件成熟、共識度高的,用製度的形式確定下來。如“支部工作法”、專職黨務幹部與業務幹部交流的製度設計,等等。條件尚不成熟、認識還不一致但確實需要的,鼓勵試、支持在實踐中完善。如部門機關黨委工作機構與幹部人事等綜合職能部門合署辦公,等等。還有一些製度改革,許多同誌已經提出來了,如中央和國家機關機關工委與地方機關工委的關係問題,可以推動研究。製度改革的研究、探索、試驗,要遵循一條原則,這就是中央對於上海自貿區試點的要求:“可推廣、可複製”。
第四,拓寬視野、跳出機關,學習和借鑒其他領域黨建製度改革的成果,豐富機關黨建製度改革設計。《條例》是個很好的製度集成,總結、規範了過去若幹年機關黨建理論創新、實踐創新、製度創新的積極成果。但任何製度都有其局限性。一是因為不可能超越,二是因為實踐永遠會跑到前頭。我們黨的基層組織還涵蓋農村、國企、高校、軍隊、新社會組織等等,他們推進黨建製度改革的許多做法、經驗和成果,我們要了解、學習、借鑒,為我所用。近年除《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外,中央還出台了《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軍隊支部工作條例》等等,製定了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街道社區、社會團體、非公有製經濟組織黨的建設的意見。而且,這些領域黨的製度建設還在發展,不斷取得新的成果。我們要解放思想,開闊胸襟和視野,很好加以研究,吸收其有益的東西,來完善機關黨建製度改革的頂層設計,豐富創新機關黨建製度改革的內容,使機關黨建製度改革真正走在前頭。
第五,運用機關專委會平台,組織好貫徹落實《條例》、推進改革成果交流和研討,更好推進機關黨建製度改革。深入研究機關黨建製度改革問題,為推進機關黨建製度改革服務,是機關專委會的重要任務。這些年,機關專委會、《紫光閣》雜誌社都組織開展了一些專題調研和課題研討活動,如“各地機關工委貫徹落實《條例》”專題調研,了解到大量情況,提供了有價值的意見建議。今後可考慮每年開一個會,組織成果交流和理論研討,以開闊思路和凝聚共識,推進機關黨建製度改革的深入發展。
(作者為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本文為作者在全國機關黨建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