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做到權責一致
全麵履行政府職能
所謂權責一致,是指需要根據各級政府的職能作用,規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經濟社會事務的管理職權。
全麵履行政府職能,必須建設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有限政府、能效政府、法治政府、廉政政府、服務政府和責任政府。所謂有限政府,是指職能、權力和作用是有限製的政府;所謂能效政府,是指能夠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發展市場經濟能力和行政能力、辦事效率的政府;所謂法治政府,是指堅持依法行政的政府;所謂廉政政府,是指廉潔高效的政府;所謂服務政府,是指能夠把主要精力放在為各類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的政府;所謂責任政府,是指各級政府及其部門能夠認真履行各自的職責,對違法和不當行使權力或者行政不作為,都要依法承擔相應責任的政府。
提高行政效能,增強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地方政府必須增強大局意識,確保政令暢通。一方麵,要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幹預,努力消除在地方利益基礎上的各種不良現象,如“政績工程”、地方市場封鎖、地方保護等等。另一方麵,要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改進公共服務,著力解決就業、就學、就醫、社會保障、社會治安、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利益問題。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必須堅持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構建公共服務型政府,使政府的一切工作和方針政策充分體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切實把人民群眾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切實把他們的積極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
必須加強依法行政
提高行政執法水平
隨著“依法治國”戰略的推進,我們在規範和改進行政執法方麵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是行政執法現狀與社會預期相比,與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領導意誌幹預執法行為,權大於法、長官意誌、特權思想普遍,導致工作失誤,引發上訪,在基層表現尤為突出;執法趨利現象嚴重,扭曲了行政執法維護公共利益的目標追求,不同程度地存在“以罰沒養執法”的現象,從而產生了大量的行政違法行為;執法衝突頻繁,部門之間、上下級執法部門之間執法衝突不斷,借法爭權,借法爭利,造成管理上的扯皮和漏洞,嚴重影響了行政效能和政府形象;執法有權無責,執法監督虛位,導致一些地方和部門出現執法創收的“黑色產業”和大量粗暴執法問題。行政執法領域的上述現象,成為依法行政進程中極其不和諧的現象。必須加快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範、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製,完善行政執法機關的內部監督製約機製;嚴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健全行政執法案卷評查製度,推行行政執法責任機製;完善依法行政的財政保障機製,完善集中統一的公共財政體製。
總的來說,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必須深化行政體製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快政企分開的步伐,建立黨與政府、企業、社會中介組織之間的新型關係。要以充分發揮市場機製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為基點,把政府職能切實轉變到宏觀調控、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上來,為市場主體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把企業的生產經營權和投資決策權真正交給企業,把社會可以自我調節和管理的職能交給社會中介組織,把群眾自治範疇內的事情交給群眾自己依法辦理。同時要規範中央與地方、上級與下級的職能和權限;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優化人員結構;改革事業單位管理體製;大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建立信息化政府,提高行政效率;改革和完善決策機製;深化幹部人事製度改革;完善製約監督機製,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機和活力,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體製保障。
(作者為中央黨校經濟學部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