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已經很努力,可是成績並不可觀,這就是弄錯了方向的緣故。自己不擅長的事,想做好一定很難,所以做事前一定要選對方向。
“沒有比漫無目的地徘徊更令人無法忍受的了。”這是《荷馬史詩》中的《奧德賽》裏的一句至理名言。高爾夫球教練也總是說:“方向是最重要的。”其實,人生何嚐不是如此。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做著毫無方向的事情,過著漫無目的的生活。這種沒有方向的人生注定是失敗的人生。
人生並不是什麼時候都需要堅強的毅力,毅力和堅持隻在正確的方向下才會有用。在必敗的領域,毅力和堅持隻會讓人南轅北轍,輸得更慘。大多數情況下,人更需要的是分辨方向的智慧。
20世紀40年代,有一個年輕人,先後在慕尼黑和巴黎的美術學校學習畫畫。二戰結束後,他靠賣自己的畫為生。
一日,他的一幅未署名的畫被他人誤認為是畢加索的畫而出高價買走。這件事情給了他啟發。於是他開始大量地模仿畢加索的畫,並且一模仿就是20多年。
20多年後,他一個人來到西班牙的一個小島,他渴望安頓下來,築一個巢。他又拿起畫筆,畫了一些風景和肖像畫,每幅都簽上了自己的真名。但是這些畫過於感傷,主題也不明確,沒有得到認可。更不幸的是,當局查出他就是那位躲在幕後的假畫製造者,考慮到他是一個流亡者,所以隻判了他兩個月的監禁。
這個人就是埃爾米爾?霍裏。毋庸置疑,埃爾米爾有獨特的天賦和才華,但是由於沒有找準自己努力的方向,終於陷進泥淖,不能自拔。最可惜的是,他在長時間模仿他人的過程中,漸漸迷失了自己,再也畫不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作品了。
對人生而言,努力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選擇努力的方向。
有一個年輕人,癡迷於寫作。他每天筆耕不輟,用鋼筆把稿件謄寫得清清楚楚,寄給各地的雜誌社、報社,然而,投出的稿子不是泥牛入海,就是隻收到一紙不予采用的通知。他很苦惱,拿著稿子去專門請教一位名作家。作家看了他的稿子,隻說了一句話:“你為什麼不去練習書法呢?”
五年後,他憑著自己出眾的硬筆書法作品加入了省書法協會。
一粒種子的方向是衝出土壤,尋找陽光。人生亦如此,正確的方向讓我們事半功倍,而錯誤的方向會讓我們誤入歧途,甚至誤人一生。
對高爾夫球手來講,方向就是門洞所在的位置,就是要擊的下一個球;而對於人生而言,方向就是目標,就是朝著長遠目標的方向逐步實現、完成的一個個小目標。
耶魯大學曆時20餘年做了這樣一項調查:在開始的時候,研究人員向參與調查的學生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們有目標嗎?”對於這個問題,隻有10%的學生確認他們有目標。然後,研究人員又問了學生第二個問題:“如果你們有目標,那麼,你們是否把自己的目標寫下來了呢?”這次總共有4%的學生的回答是肯定的。20年後,當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世界各地追訪當年參與調查的學生時,他們發現,當年白紙黑字把自己人生目標寫下來的那些人,無論是從事業發展還是生活水平上說,都遠遠超過了那些沒有這樣做的同齡人。不說別的,這4%的人所擁有的財富居然超過了餘下96%的人的總和。
上帝是公平的,它給予我們每個人一樣的天空、一樣的陽光、一樣的雨露、一樣的每天24小時。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實現生命的夢想,關鍵是他們在每次啟程的那一刻就找準了前行的目標,盡管在前行的道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難以預料的挫折與磨難,但是有了方向的引領,再大的風雨也阻擋不了他們前行的腳步。古今中外,無數名人誌士,無一不是在人生方向的指引下,撥開雲霧,實現自己的目標。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5歲時,父親送給他一個羅盤。當他發現指南針總是指著固定的方向時,感到非常驚奇,覺得一定有什麼東西深深地隱藏在這現象後麵,他頑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針為什麼能指南。從那時起,他就把對電磁學等物理現象的研究作為他人生的方向,並一直執著地追求這個目標,終於成了世界上物理科學的“旗手”。
人生的方向,因人而異,各有不同。找準方向,是讓我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立一個合理的目標,而不是不切實際地空想;找準方向,我們才能在生命的征程中沿著軌跡穩步前行;找準方向,我們才能用一生的力量,實現自己的夢想。
人生的方向,需要用心去找,願每個人都能找準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