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房間中,肖朋雙眼無神的看著天花板,這幾天發生的事如同電影般不斷在他腦海中浮現。窗外不時傳來淒慘的叫聲,肖朋知道這又是有幸存者忍不住饑餓和恐懼,想要逃走卻被吃掉。而肖朋也從最開始的同情、害怕到漸漸的麻木,現在已經沒有精力去關心別人了,他唯一想的就是如何在這樣一個殘酷的世界活下去。
沒錯,世界末日發生了,這麼扯淡的事都被在他的有生之年給趕上了。
已經不記得這是災難發生的第九天或者是第十天,時間對肖朋來說已經失去了意義,提醒著他時間不斷流逝的東西就是不斷減少的食物、水,還有不時傳來的饑餓感。
肖朋是一個孤兒,大概兩歲大的時候被人發現在了福利院的門口。肖朋被父母遺棄的原因不得而知,當福利院的阿姨發現他的時候,隻在他的衣兜裏找到了一張紙,紙上很潦草的寫著一句話:“我們無力撫養他,請好心人收留。”
福利院的工作人員試著尋找肖朋的父母,最終沒有什麼結果。就這樣肖朋成了孤兒大軍的一員,不過很快福利院的阿姨們便發現了肖朋的不同尋常,在他身邊的一些東西經常會無緣無故的燃燒,福利院在幾個月的時間裏發生了幾次不大不小的火災,所幸被人發現及時,沒有造成什麼損失。
再後來幾名所謂的專家被請來查看肖朋的情況,對這種現象專家們也是毫無頭緒,最終隻能認為他身上的靜電比正常人要高,從而引發一些易燃物燃燒。於是在專家們的建議下,肖朋成了福利院唯一享受“單間”待遇的孩子。不過“單間”的環境實在不敢恭維,除了一個特地為他砌的土炕外,就隻剩下幾塊用來充當凳子和桌子的大石頭了。
因為這個特殊“能力”,不但福利院的其他孩子,就是不少工作人員也對肖朋非常討厭,在這種環境下肖朋也越來越孤僻。幸運的是上天並沒有完全放棄他,在肖朋六歲的時候福利院來了一位新院長,新院長在了解了他的情況後非但沒有歧視他,還對他關愛有加。
新院長的到來對肖朋的人生可以說是一個轉折點,受到新院長的感染,肖朋開始試著接受這個世界,開始學著關心周圍的夥伴。同時他引起火災的情況也隨著年齡的增大慢慢的消失。
就這樣肖朋跌跌撞撞的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成長到了18歲,並靠著自己的努力考入了當地一所三流大學。然後又靠著助學金及勤工儉學混過了大學四年,最後進入了一家廣告公司,借著微薄的工資度日。
如果不發生意外,肖朋的結局要麼是努力工作,得到老板的賞識,最終一飛衝天,年薪百萬,譜寫一部可歌可泣的草根崛起奮鬥史;要麼繼續默默無聞,與公司同樣一個默默無聞的女孩日久生情,共結連理,倆人繼續默默無聞的生活,最終在幾十年後壽終正寢。
可惜這一切都不會發生了,災難就在那樣一個明媚的清晨不經意間降臨了。對肖朋來說那應該是一個很美好的早晨,作為一個苦逼的上班族,最渴望的就是能有一個睡覺睡到自然醒的五一黃金假期了。但在假期的第一天他就沒有實現自然醒的夢想,一陣尖銳的叫聲將他從睡夢中吵醒。肖朋本來沒有打算理會,奈何外麵的吵鬧聲越來越大,最終肖朋的睡意全無。肖朋很生氣,憤怒的走到窗邊要看看外麵到底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