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 探尋往事(2 / 2)

“舅媽,太陽也挺大的你穿這麼多不熱啊?”我看舅媽大熱天的還穿個長袖外套。

“我身子虛,時常發冷,天氣不論多麼熱對我來說都一個樣,老毛病了。”

“舅媽,得趕緊去醫院看看,年紀越大越拖不得。”難怪我出門前我媽叮囑我一定要買棗花蜜,因為是熱性的。

看著舅媽出了門,我哪裏還肯閑著。我記得我舅舅有一個書房,輕易不讓外人進去,應該在二樓,想要知道點什麼一定要先從那裏去查。於是我躡手躡腳的爬到二樓,在好幾個房間裏找到了舅舅當時的書房。

舅舅的書房很有意思,四周的牆壁全部用書櫃包了起來,上麵擺滿了各種線裝書和印刷書,還有各種相冊筆記本。地上鋪了一條羊毛地毯,房間中間放了一把躺椅,旁邊也是一個木製的小圓桌,氣氛是相當的好。

書房裏陳設很簡單,但是慢慢四個大櫃子的書,我不知道該從哪裏看起。大致看了看都是些關於曆史的書,看來舅舅生前真的是幹一行愛一行。據說頂級的盜墓賊到了最好都是半個曆史學家。

看著這些三國誌,戰國策之類的書籍,我也是頭腦發懵。翻騰了好久終於找到了一個牛皮封麵的筆記本,扉頁上寫著我舅舅的名字:常不思。我大概先翻了翻,上麵應該是類似日記的東西,有些沒有日期,看上去就是用來記錄事情的小本子。

中間有一大部分都是記錄我姥爺的祖鋪的流水,剩下一部分記錄一些家庭瑣事。我看了半天,覺得可能是舅舅怕以後老年癡呆,健忘,所以他覺得有意思的事情都記錄了下來。我就這麼翻看著,突然發現筆記本裏有好幾頁的缺失。

但是缺失的這幾頁前麵有半頁被保留了下來,可能是因為前麵記錄了姥爺的一些事所以沒舍得撕下來。舅舅的字寫的不錯,我坐在躺椅上慢慢的看了起來:

壬戌年己酉月乙未日,不思親筆

昨日得文翰書,心不安,不可食,偃臥榻不寐。

遂於今日敬告家父信中原委,家父不多言,隻道人事當所盡,惜天數不順,無可奈何。吾則以父言報之。

後三思,事過已久,何以舊事重提?心覺有異,故又與書:吾為兄,昔者吾亦頗與,今若縱之,恐生大變。請告吾時與地,必當時臨。因此,心少安之。畏父知而責我,故不告之。

族負重命,恐於一輩難脫,遂欲養吾子代我,願為之比我勝。

不得不說,我舅舅這無師自通的文言文看上去還挺像樣子的,反正我是看的雲裏霧裏的,幸虧旁邊有本文言字典,不懂的字一個一個查,大概也明白了意思,不知道當時舅舅是不是也一個一個查著寫出來這東西。

大概意思就是我舅舅有個故友寫信給他,可能要我舅舅幫個忙,反正我舅舅看了之後很不開心,吃不下睡不著。完事舅舅去找爺爺,爺爺說不幫,舅舅就這麼回了信。

完事之後,我舅舅覺得不對勁,就又寫了封信說以前這事我也參與,現在不幹了不好,你告訴我時間地點,我一定去。

最後一句很有意思,舅舅說家族背負了巨大的宿命,恐怕在他這一輩難以擺脫,所以他在培養表哥接替他的工作,希望表哥能做的比自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