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環境產生了重大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也同樣受到了較大衝擊。同時,暴露出了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不少弊端:第二產業已近飽和,第三產業比重偏低,礦產資源日趨貧乏,城市汙染與日俱增,單位GDP能耗居高不下,企業原料和市場兩頭在外、將高額利潤拱手讓人,經濟發展創新能力不足,等等。這些高耗能、高汙染、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的經濟發展模式,迫使我們要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轉型!這是我國經濟發展道路上,尤其是在今年“兩會”上發出的最強音。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兩會”上就指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大力推動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

經濟轉型,必然是由落後的生產方式向更科學、更先進、更高效的產業模式和增長方式轉變;而推進轉型的重要抓手就是加快科技創新,讓科技領跑中國轉型之路。

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必須明確工作重點。要堅持以自主創新為中心環節,聯動推進技術跨越戰略、品牌戰略、知識產權戰略和標準化戰略,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和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一批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增強區域競爭力;堅持以產業優化升級為基本途徑,促進高效生態農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互動、協調發展,加快建立現代產業體係;堅持以擴大內需為導向,優化需求結構,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增長格局;堅持以節能減排為突破口,切實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堅持以國家實施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為契機,優化空間布局,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大力促進技術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商品化、市場化,激勵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移;同時,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實施體製創新,營造一個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良好環境。

2010年的時光一晃已過去了三分之一。如何走好2010,每個人都有一種緊迫感和責任感;如何實現經濟轉型,這就需要我們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適應新形勢,應對新挑戰,實現新發展,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不斷總結,不斷探索!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是一項全麵複雜的係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可以預料,自改革開放後的又一場全球矚目的經濟領域的深刻變革將在我國再次上演!

金融危機已漸遠去,我們擺脫了冬的陰霾,投入了春的懷抱,也開啟了用科技的力量推動中國經濟經濟轉型之路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