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煩正在對空靈真人神往,一陣喝彩聲打斷了他的思緒。原來比武正式開始,擂台上已經佇立著兩位少年俠士。
一位少俠頭戴鬥笠,身穿風衣,手握一口寬背大砍刀,才跳上擂台就見他耍了一段刀法,刀花紛飛,看的眾人眼花繚亂;另一位居然是位光頭小和尚,他手擎一隻齊眉短棍,雖然他沒說自己來自哪座寺廟,但是行家一眼就從他的起手式看出了他來自少林。
雖然小和尚並未急於炫耀自己的武藝,表現的極為內斂,但眾人仍不禁竊竊私語,作為武林泰鬥少林寺的弟子都不惜為了拜空靈真人為師而背叛師門,可見這一屆的選徒比武比十年前更加競爭殘酷。
刀客與少林僧交手幾十回合,一個刀鋒淩厲,一個棍收嚴密,最後刀客淩厲的攻勢沒有攻破少林僧的防守,被他瞅準破綻一棍掃在小腿上,跌倒在地。
少林僧並為趁人之危,在刀客倒地未爬起來之前並未出手,展現了一絲大家風範。刀客在實力與氣勢上均落了下風,見少林僧風度大方,自己落敗後也不好意思再繼續纏鬥,自覺的退下擂台。
第一場比武剛剛結束,第二場比武的雙方對手已經迫不及待的跳上擂台。左邊的選手骨瘦如柴,看似肺癆鬼,走路隻打晃,手中持一把軟劍,軟劍隨他的呼吸而抖動,似隨風飄搖的柳枝,更像毒蛇尋找食物時吐出的蛇信。
右邊的少俠則顯得少年老成,黢黑的膚色使得旁人不好斷定他的年齡。他雙手持一把仆刀,一身健碩黝黑的肌肉,和對麵對手相比顯得更加高大威猛。
兩人一交手,使軟劍的立刻就落了下風,並不是輸在武藝本領上,而是輸在了所用兵器上。
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瘦弱的少俠所用的軟劍長隻有尺餘,而且所用均是綿力,及其陰柔;他的對手一身健碩肌肉,所用仆刀將近一丈長度,揮舞起來軟劍根本不能近身。漸漸的軟劍的劍氣被上下飛舞的仆刀逼到一個刀鋒圍城的圓圈內,這個圓圈越來越小,最後逼得瘦弱少俠不得不停下手來,因為刀鋒已經講他圍在一個轉身都困難的圈內,他若在繼續揮舞軟劍,受傷的將是他自己。
壯碩少年見瘦弱少年停止了動作,象征性的用仆刀尾端點在他手腕上,令其軟劍從手中脫落,拱手抱拳向對手道了一聲“承讓”。
圍觀眾人均為壯碩少年的精湛刀藝齊聲喝彩,誰也沒注意瘦弱少年偷偷在口袋中掏出兩隻附骨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向壯碩少年。
壯碩少年本沒有防備,聽到暗器打來的聲音,憑著本能躲過了一隻附骨釘。但瘦弱少年發暗器的手法十分獨到老辣,兩隻附骨釘同時扔出,卻打向目標人物的兩處大穴,而且到達時間不同。
壯碩少年躲過了第一隻附骨釘,卻躲不掉第二隻,他暗暗運氣,用身體硬接住第二隻附骨釘。
瘦弱少年見對手腿部中釘倒在地上行動不便,順手撿起掉落的軟劍,向對手快速逼去。
擔任擂台比武的是空靈真人的大弟子仁實子,他見瘦弱少年招式狠毒、行為卑劣,想要上前製止比武。
但看了一眼師父,師父表情平淡如常,並無讓其終止比武之意。他料想師父必有其考慮,因此並未阻止瘦弱少年。
台下圍觀眾人見瘦弱少年不僅出手偷襲,而且偷襲得手後還要步步緊逼,作為裁判的仁實子不僅不製止偷襲者,還放任比武繼續進行,不滿之情爆棚,紛紛為其喝倒彩起哄。
瘦弱少年見裁判並未終止比賽,不顧台下的震天噓聲,軟劍揮舞打落了對手的仆刀,補上一劍向對手的臉部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