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永不止步,因為我懷揣中國人的快遞夢(2 / 3)

2014年8月,一則有關“亞馬遜落戶上海自貿區”的消息引起國內跨境電商行業人士——當然也包括國內民營快遞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這則消息的主要內容是,亞馬遜(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宣布與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市信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項目包括在自貿區內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平台,為境內外客戶購買亞馬遜境外網站和中國網站商品提供服務;建設物流倉儲平台,為中國企業出口商品配送全球提供物流倉儲服務,打造輻射全球貿易的物流中心;優化亞馬遜公司融資結構,合作開展跨境電子支付服務;利用自貿實驗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投資設立運營主體,並將其打造成亞馬遜中國的國際貿易總部。

按照亞馬遜的設想,中國消費者以後能很便捷地通過亞馬遜這一跨境電子商務平台購買並獲得該網站全球的選品,這裏的商品有中文說明和人民幣標價,所有境外商品不僅或與海外市場同價,商品還將直郵到中國,物流時間控製在7至10天。國內的中小企業也能經此平台,把產品出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並完成跨境電子支付。據了解,亞馬遜“跨境通”平台規模化運營有望在2014年第四季度開展。

盡管這一跨境電子商務平台能發揮多大的威力,對民營快遞業的發展是憂是喜,眼下還尚不可知,但消費者又多了跨境電子購物的渠道,跨境電商和物流業的形勢更為複雜,這是顯而易見的。

2006年堪稱中國物流業的分水嶺,因為按照wto規則,這一年中國全麵放開國際貨代業務和國際快遞業務。如今,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物流快遞巨頭仍在不斷加緊攻勢。他們在占據高端快遞市場的同時,還向細分市場和中低端市場領域進軍,並采取並購等手段積極打通中國國內業務網絡資源:

dhl在坐穩中國國際快遞市場頭號交椅之後,開始占領中國國內快件市場,該公司曾高調宣布,到2015年以前,dhl全球貨運將新增5個分支機構和20個銷售辦事處,並要覆蓋中國30%的三線城市;fedex和ups在獲簽《中美航空協定》後,在中國國內增發貨運航班,憑借強大實力企圖擠走對手;*於2010年3月8日建成中國首個全國公路定日快運遞送網絡,該網絡已拓展至中國26個主要城市,擁有246條“定日達”線路,服務已覆蓋800個運營網點,主力攻占汽車零配件快遞市場……

國內電商界也紛紛涉足物流,此動向也值得關注。迄今,京東開辟了“海外購”頻道,阿裏推出“天貓國際”網站,順豐上線“海購豐運”,蘇寧推出全球購,唯品會也正在試水海淘業務,其業務大都在化妝品、家居、服裝等領域切入海外購物市場。

狼煙四起,雲譎波詭,“三通一達”自然不會坐視不顧。

韻達快遞認為,快遞業進入國際競爭和合作,這是大勢所趨。危機包含著“危急”與“機會”兩層含義。當國內外大鱷紛紛顯身,在快遞業的江湖四處遊弋之時,市場必然出現轉型、升級、分化和重整等種種景象,這正是謀求機遇、借勢發展的關鍵時期。據此,聶騰雲認為,韻達快遞要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實現三個重大戰略轉變:

第一,明確市場定位。改變目前以低端為主的格局,重新定位為從低端逐步向中端延伸和轉型,尤其是加速現有核心快遞業務由低端向中端轉型,搶占市場;第二,優化商業模式。改變過去對終端網絡和關鍵資源掌控不足的狀況,向更高附加值的行業價值鏈上遊和相關多元化及國際領域拓展,提升贏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在穩固國內快遞市場領先地位的同時涉足國際業務,為未來發展成為國際性品牌積累經驗和打好基礎;第三,改良並創建優秀的企業文化,建立完備的管理體係,完善核心業務流程,吸引和培養高素質人才隊伍。把過去主要依靠“機會牽引”來拉動的粗放型、外延擴張式的增長方式,轉變為依靠管理和創新來拉動的精細化、內涵式增長方式,推動韻達的品牌、產品服務的質量、經營管理的能力和效率以及人才的素質等全麵提升,強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韻達快遞的發展目標是,力爭用5年時間發展成為中國最大規模的綜合性快遞企業集團之一。這不是一個抽象的定位,更不是一個輕鬆的目標。它的實現,首先將建立在對國際國內快遞業變化態勢的戰略把握和對市場占位的一次次實質性突破基礎之上。

是啊,以量取勝並非長遠之計,光是埋頭苦幹亦非常勝之道。僥幸喝了頭口水,或者湊巧撞到運氣之類,絕對不是現代化企業真正可以依憑的發展秘訣。在強手如林,競爭者虎視眈眈之際,你既不能采取鴕鳥政策,不問不聞,最終任人宰割,又不可豕突狼奔,亂了陣腳,因喪失目標和方向而遭遇敗局。

打硬仗是需要實力作底氣的。大戰在即,中國國內快遞企業至今尚存的資金缺乏、技術落後、網絡分散、實力弱小等固有弊端,將怎樣克服?何時消遁?

“以市場為導向,鞭策企業走出死亡之穀,是我成功的根本原因。”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愛德華茲如是說。的確,當有人正企圖與你搶占市場,恰恰說明了你獲得了一個擴大市場的良機。

外資物流快遞企業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擁有自己控製的全球網絡,以及先進的全球通訊技術和管理經驗,在服務質量上以注重細節為特點,為了與國內快遞企業爭奪市場,又采取了低價競爭的戰略,如目前外資企業的國際速遞價格普遍低於ems價格的10%-15%左右。這三項優勢中,擁有全球網絡這一項更是中國國內快遞企業的軟肋。“想要進入國際快遞服務領域,就必須跨進它的高門檻,即快遞企業必須具備足夠的航空和地麵運輸能力、樞紐中心和遍布世界主要國家和城市的投遞網絡、先進的信息跟蹤和控製技術。你沒有這些基礎性設施和技術,要想與國外巨頭抗衡,那隻能是奢望。你在國外找了個代理商,能把快件送到國外,這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已徹底感知這一情勢的喻渭蛟直率地說。

目前,圓通速遞在已投資建成上海、廣州、成都、長沙、杭州等地集分揀、倉儲於一體的大型轉運中心,並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比利時、新加坡、印度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國際快遞業務關係的基礎上,又開通了中東、東南亞專線。“但這些仍是極其初步的。你要走上國際化道路,需要有個完善的戰略思路,需要專業化的團隊、極強的關務能力和豐富的信息資源,需要有循序漸進的路徑和清晰的邏輯。”喻渭蛟反複強調圓通蛟龍加大航空物流的目的所在,“你要與國際巨頭競爭,你首先得擁有網絡優勢。我有了專業的航空物流公司,有了覆蓋全球的信息網絡,我才能做到雲端與地端相結合,才能跟ups和fedex競爭,才有可能與他們跑在同一條跑道上。”

2014年8月初,國家民航總局完成了對圓通航空的資質審查和評估,同意成立“圓通航空公司”,這意味著國內首家民營快遞航空公司即將全麵籌建。對於圓通蛟龍,甚至對於整個中國民營快遞業,這是一個絕對利好的消息。

“快遞走航空有三大優勢,一是時效優勢,二是艙位優勢,三是為快遞企業和客戶提供主動權和多種選擇。擬建中的圓通航空除了現在已租用的五架貨機,還將自購兩架貨機。將組建一個飛行員團隊,包括10名機長,6位副駕,還將組建包括總經理、安全技師、維修技術在內的管理和專業團隊。眼下航空公司基地征地和建造、航材采購、人員招用等工作已在進行中。基地將設在蕭山國際機場,總投資將達到4個億。”喻渭蛟信心滿滿地說,“圓通的目標是發展成為國內大型的、具有極強競爭力的網絡型快遞企業,並將努力成為具有國際較大影響力的快遞跨國集團公司。隨著航空資源的整合和信息化係統的陸續上線,我們認為,實現這一目標是完全可行的。”

說到圓通航空的籌建和獲批,喻渭蛟談興頗濃。他透露,圓通航空的籌建足足花了三年時間,其間做出了諸多努力,種種細節令人難忘。“這一回我帶著人去北京,我對大家說,這一次不把這件事情辦下來,我們就不回去!”喻渭蛟向筆者描述著他的決心。讓他感動的是,交通運輸部和國家民航總局的領導對此非常重視,予以全力支持,原本以為可能耗去很長時間的資質審查和評估,其實隻花了一個星期,當然這也因為圓通航空的籌備已近成熟。

無須饒舌,國外大鱷進舉中國國內快遞市場,其手法自然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之一即是兼並,用大魚吃小魚的方式把你給滅了。事實上,確也有國內民營快遞企業被兼並被收購的不少實例。然而在采訪中得悉,即便已有一些國際公司提出類似意向,風投公司也時常前來試探,並報出誘人的價碼,但“三通一達”始終不為所動。“我們的口號是‘圓通速遞——中國人的快遞’,是要打造快遞業民族品牌,實現美麗而務實的中國夢,怎麼可能讓外人吞占?我們願意與世界著名快遞企業合作,但絕不可能賣給他們。”喻渭蛟的姿態在“三通一達”中頗具代表性。

桐廬籍快遞企業在行動。申通快遞也已在啟用航空公司6-8架飛機實行包機專運,同時做大做強港、澳、台快件專線業務;韻達快遞自有網絡的覆蓋麵正在向國外鋪展,以主動投入競爭;中通速遞也在2014年著手與有關航空公司合作發展全貨機業務,並蓄積自建航空公司的條件;而圓通速遞還將以召開全球聯盟會議的形式,邀請國內外知名快遞企業探討未來國際業務發展,以獲取國際快遞行業前瞻性思路……

答案已經無須尋找,因為早在你我心中。

與快遞一起飛越新的巔峰

蛋糕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香,“三通一達”勢將何為?/做到與客戶直接見麵,撤除最後那道樊籬,這番努力還隻是開頭。/內生動力和創新能力日益增強,快遞全行業正進入一個提質增效的嶄新發展階段。/有了這份誌向和智慧,縱然亂雲飛渡,勝局豈會遙遠?

2014年8月1日,國家郵政局公布了《快遞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各界征求修改意見。《快遞條例草案》的出台,又將大大推動中國快遞業的公平、有序、快速發展。國家郵政局指出,積極引導快遞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建立以促銷活動聯動和業務分流聯動為主的保障機製,將是今後的一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