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少年 第一章:一兩銀,一摞書(1 / 2)

北明和南明都說自己是正統,其實這大陸上都知道這是兩兄弟的事情,太祖皇帝有兩個兒子為了皇位爭得你死我活,最後風崩離析大兒子永樂,二兒子永文,二兒子在四年的奪權戰爭裏最後失利一路南逃帶著一幹部眾利用天險離水侃侃守住了大陸南邊的疆土,這就是南明。大兒子永樂順利登基此為北明。

北明尚武用南明的人話說“北莽子”永文帝出逃的時候帶著大量的書卷史料以及前朝的大學士所以南明的人久而久之就看不起北明的人覺得沒文化隻會舞刀弄棒,不解人間風情,更不會詩書詞賦。北明的人就一直談論南明的”偽君子“並且能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聽說了沒有?南明有個傻子為了個女人居然寫詩吐血而亡你們說傻不傻?”又是一陣哄堂大笑“女人嘛花錢討不來難道不會搶啊!這些偽君子!”反正說白了就是誰都看不起誰。

兩帝繼位三十年雖然彼此看不慣都不是承認誰,不過關係倒是緩和不少主要是誰也奈何不了誰,南明雖然經濟好可是體質問題打戰是幹不過北明的,北明雖然能大戰可是沒有錢也沒有會指揮水軍的人才造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慢慢的隔著離水兩岸也開始通商當然重要的戰略物資被控製得死。北方的馬屁和鐵器南方的書籍綢緞陶瓷都是官方限製交易並且就算交易也隻能官方交易。朱三是南明人準確的說是南明駐紮在離水岸的軍營夥夫,朱三不知道自己算南明人呢還是北明人,因為他是火頭在離水撿到到的,火頭是個老好人叫他自己話說以前那也是大家族的子弟,撿到朱三那一年也巧不知南帝為了什麼事情高興,可能是喝高了口諭“今天所有出生的孩子都姓朱。”那皇帝金口一開那就是聖旨於是南明並多出了一堆姓朱的孩子。

朱三一直不信火頭是個有文化的人,就從這名字也可以看出每每說到這名字的時候火頭就開始長篇大論了,你不懂這是讀書人的事情,讀書人去名字哪能是你這小家夥能明白的,軍營裏的大爺們也總是用這個笑話他“三啊你這名字可是有考究的你看聖上親自給你賜姓,我們軍營裏最有文化的夥房給你賜名,我等可沒有這福氣。”朱三也隻能癟癟嘴真要敢頂嘴少不了一陣收拾。朱三從小體弱軍官老爺說了沒有當兵的命也沒有練武的命,倒是對於讀書朱三倒是很上心,軍營裏書少所以朱三隻能靠著營裏發的賞錢到集市書齋買點書看。

前幾天因為給一個軍官偷偷的弄點酒,得到了點散碎銀子,今天趁著火頭出來辦貨一起來到了集市上,別看是邊陲小城因為通商的影響來往的人可不少,也是魚目混雜,城主府也是睜隻眼閉隻眼的隻要不出命案大案,或者被巡邏軍爺抓個正著那些坑蒙騙偷的事情也不管,畢竟大軍駐紮的地方能出多大的幺蛾子。火頭興匆匆的走了,走的時候交代一番在什麼地方等他,看他那樣子又是惦記著紅花樓的姑娘了,朱三一臉不屑“還說自己是讀書人呢!**也算讀書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