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一的猜想雖然大家聽著很有道理也很吃驚,但是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另一個空間是否存在和它的真實性至今還是個謎,以現有他們的實力幾乎不可能進行驗證。
“先別著急,我們至少發現了這兩種不同情況下發出的不同的波,我們就先給這種波形取個名字吧,不如以耳一的首字母e來做名字,叫e波怎麼樣”輝一說。
“名字什麼的無所謂”耳一現在關心的就是下一步實驗該怎樣進行,他們這次的實驗成功是意想不到的,耳一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假如真的牽扯到了空間折躍,那這裏的器械是完全無法滿足的。反射波的出現而且還具有這麼大的體型差,那麼其中的介質變化一定非常大,但是人體內部物質的密度差還不至於又如此大的偏差,那麼,e波是發射向哪裏了呢?
在之後的一周裏,耳一和輝一做了許多次同樣的實驗,兒羅華則利用空閑時間對比每次電腦繪製出的波形圖,在收集了一周的數據後,他們已經可以基本確定一件事了,就是e波的活動周期。
e波的平穩活動時間基本都在夜間,並且是身體進入睡眠時期相較而平凡,但e波活動的最主要特點就是,隻要e波出現,生物體絕對是保持在睡眠或非清醒狀態的,一旦生物開始蘇醒或活動,e波就會消失或者停止活動。正常情況下來看,e波的活動時間都是非常平穩的,但間隔時間因人而異。
最特殊的情況就是之前被擊暈死亡的那組數據,e波在生物死亡或處於極度危險時可能會出現較為強烈的活動,此時的活動極不穩定並且幅度也最大。
“問題就是這段波動的方向是哪裏呢?”輝一問。
“是啊,正常腦電波活動都會觀察到神經元的接受與發射,但是這組神經元隻是單向的接受與發射,要麼發射,要麼接受,反正我覺得這組神經元在往某個地方發射這段電波並且接受來自這個地方的電波“耳一說。
羅華進來後,簡單的聽了一下他們的想法,他也提了一些他的建議,大多都是沒有用的外行話,隻有一句,讓耳一感到可行。
“我知道一些電腦可以讀取腦電波並通過腦電波來做出反應,我們可不可以用電腦隻讀這段腦電波看看能不能讀出什麼來。”
“我看行,那咱們就做一組實驗,將e波的一個周期完整的錄製下來再傳給電腦進行分析。”
當他晚上,三個人就開始了實驗,實驗過程十分順利,加上他們的幾次經驗,十分熟練的將一個完整周期的e波活動記錄了下來。之後就要看電腦的分析結果了,三個人死死的盯著屏幕看等待分析結果,但是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分析進程卻十分的慢。
“不應該啊,一般的電波電腦幾秒甚至幾乎一瞬間就會做出反應,可這個為什麼二十分鍾進度隻有百分之零點3,不對啊。
“我們研究所有超級計算機,是用來模擬地質的,要不我給你打開借用一下,但是隻能用來分析,別的不能做啊。”羅華說給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