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張飛還是選擇了去信城。去向趙雲懺悔。
張飛是個性情中人,所以他選擇了比較任性的方式。
當然,由於他的方式比較任性。
但是他的背後似乎經不起他的任性。
因為常山又沒什麼比較強大的兵力,將領就更不用說了。
袁熙打著袁紹的旗號,世家大族給他一路綠燈,不用幾天功夫就拿下了常山全境。
這些年,一路走來,趙雲覺得最靠譜的事,就是任用了一個人,並且讓這個人守對了一個地方。
三年前,趙雲在太原和張燕死磕的時候,常山全境反叛,有那麼一個人,意誌頑強,寧死不屈,牢牢的守住了常山的最後塊地方,一個對趙雲很重要的地方。
這個人叫劉石,這個地方叫石邑。
這兩塊石頭,湊到了一起,這就意味著袁熙有足夠的石頭可以啃了。
劉石的才能不高,甚至要比杜長孫輕,他們還要低。劉石的才能也就足夠守石邑這麼大的地方。
趙雲剛得到並州的時候,劉石因為守衛石邑有功,本想提拔他到太原擔任重任,可是有一個人阻止了他。這人就是趙風。
趙風告訴趙雲,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劉石的能耐和膽子就隻能在石邑這麼一個地方。就不要變了。
再說了,石邑是一個很重要的地方,一旦常山有變,石邑就是並州的最後一道屏障,而且石邑是我們老家,是父親的念想,這麼一個地方,必須有一個足夠忠誠,才能又能夠相匹配的人在哪守著。隻有這樣,並州才能無憂。畢竟,常山隻是個緩衝的地方。石邑才是最為重要的地方,我們在哪裏經營多年,把那裏做成銅牆鐵壁,一定不能掉以輕心。
事實證明,趙風是對的,畢竟作為一個文科生,他是學過地理的。
劉石,其實一直狠鬱悶,按理說,自己的能耐也不差,為什麼當年那幾個還不如自己的小嘍囉,都跟著趙雲、趙風南征北戰,而自己就隻能在這裏看風景。
劉石的請戰報告幾次打上去,都被趙雲退了回來,批複也很簡單明了,就是告訴他,你的位置很重要,你守的地方更重要,常山是個不安定的因素,所以必須找一個安定的人守住。你劉石,就是最適合的人選。一旦發生意外,你的功勞就將是最大的,。
現在,趙雲的寓言成功了,但是劉石並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敢接。因為,看著城門口的兩萬顆人頭,而自己手裏隻有兩千人,他顫抖了。
他不是臧洪,他不具備臧洪的才能,也不具備臧洪的條件。可是卻麵臨和臧洪一樣的壓力。兵法有雲,十倍而圍之。袁熙是一個懂兵法的人,所以他決定嚴格按照兵法來。
把石邑給團團圍住,看著這樣的陣勢。
劉石想哭。
主公,你也太他媽信任我了。